螺栓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扭矩系數易發生變化,所以在工地安裝---般都要進行扭矩系數復檢,復檢合格后根據復檢結果確定施工扭矩,并以此安排施工。
在采用扭矩法終擰前,應首---行初擰,對螺栓的大接頭,還需進行復擰。初擰的目的就是使連接接觸面密貼,使螺栓“吃上勁”,煤炭堆場軌下彈性墊板,般常用規格螺栓(m20、m22、m24)的初擰扭矩在200~300n·m,螺栓軸力達到0~50kn即可,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讓個操作工使用普通扳手用自己的手力擰緊即可。
初擰、復擰及終擰的次序,一般地講都是從中間向兩邊或四周對稱進行,初擰和終擰的螺栓都應做不同的標記:避免漏擰、超擰等安全---同時也便于檢查人員檢查緊固。
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緊固
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和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在材料、性能等級及緊固后連接的工作性能等方面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外形和緊固方法扭剪型高強度螺栓是一種自標量型(扭矩系數)的螺栓,其緊固方法采用扭矩法原理施工扭矩是由螺栓尾部梅花頭的切口直徑來確定的。
螺栓尾部梅花頭的切口直徑確定
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緊固過程示意。扭剪高強度螺栓的緊固采用電動扳手,扳手的扳頭由內、外兩個套筒組成,內套筒在梅花頭上,外套筒套在螺母上,在緊固過程中,梅花頭承受緊固螺母所產生的反扭矩此扭矩與外套筒施加在螺母上的扭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螺栓尾部梅花頭切口處承受純扭矩作用。當加于螺母的扭矩值增加到梅花頭切口扭斷力矩時,切口斷裂,緊固過程完,因此施加螺母的大扭矩即為梅花頭切口的扭斷力矩。
2、組織分析鐵墊板斷裂問題
采用本體取樣,直接用線切割機分別將鑄態及熱處理后鑄件剖開,從中部切取并制備成10mm×15mm金相試樣若干。用金相顯微鏡觀察金相組織。為鑄態顯微組織。可以看出,鐵墊板鑄件鑄態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魏氏體。其中魏氏體組織呈連續網狀,并有少量針狀魏氏體伸入晶粒內部。研究結果表明,鑄造碳鋼中含碳量超過0.3%,晶粒粗大時,就會產生魏氏組織。影響魏氏組織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奧氏體晶粒尺寸、冷卻速度及化學成分。這種魏氏組織脆性大,因此,要提高墊板鑄件的耐沖擊性能,必須采取正火或退火熱處理工藝消除。該廠原來采用退火熱處理,為經過退火處理后的墊板鑄件的顯微組織,存在大量的板條狀魏氏體。由此可以判斷出,退火處理并未消除大量的板條狀魏氏體。因而大量的板條狀魏氏體存在導致了墊板鑄件經過退火處理后受沖擊時均發生斷裂。經過認真檢查退火設備,發現退火爐門密封性能差,退火爐溫控儀表已損壞,溫度控制全憑經驗判斷,造成爐溫達不到工藝要求;不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鑄件保溫溫度達不到工藝要求。
鐵墊板生產技術及問題點排除案例,某廠采用消失模法為鐵路部門生產軌下鐵墊板鑄件,鐵路鑄鐵墊板在鑄態及經過退火處理后,受沖擊時均易發生斷裂,造成大量產品不合格,廢品率---。我們針對這一缺陷形成原因進行分析,發現產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熱處理設備出現故障,熱處理溫度低。針對這一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重新對有缺陷鑄件進行熱處理,消除了該缺陷。
1、鐵墊板生產條件
鐵路鑄鐵墊板采用消失模法生產,60kg中頻電爐熔煉,澆注過程中真空度保持在0.03mpa,澆注溫度為1580℃。其化學成分w為:0.46%c,0.23%si,0.59%mn,0.015%s,0.024%p。鑄件打箱后,經過噴丸清理,然后進行退火處理。熱處理工藝為:加熱溫度850℃;保溫時間2h,隨爐冷卻至室溫(共計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