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按輪輻的構造:車輪可分為輻板式車輪和輻條式車輪 。
2.按車輪材質:可分為鋼制、鋁合金、鎂合金等車輪。
3.按車軸一端安裝一個或兩個輪胎:可分為單式車輪和雙式車輪。
轎車和貨車上廣泛采用輻板式車輪。此外,還有對開式車輪、組裝輪輞式車輪、可反裝式車輪 、和可調式車輪。
小車車輪已廣泛采用單輪緣車輪-輪緣在起重機軌道外側。車輪踏面形狀主要有圓往形、圓錐形以及鼓形三種。從動輪采用圓往形,驅動輪可以采用圓柱形,也可采用圓錐形;采用圓錐形踏面車輪時須配用頭部帶曲率的鋼軌。在工字梁翼緣上運行的電動葫蘆的車輪,主要采用鼓形踏面。為了提高車輪組使用的耐久性,近有些---采取了一些措施。
車輪是介于輪胎和和車軸之間所承受負荷的旋轉組件,通常由兩個主要部件輪輞和輪輻組成gb/t2933―2009。輪輞是在車輪上安裝和支承輪胎的部件,輪輻是在車輪上介于車軸和輪輞之間的支承部件。車輪除上述部件外,有時還包含輪轂。
車輪的磨損主要由下述兩點造成:一是接觸疲勞,其原因是由于車輪表面硬化層淺,基體硬度偏低,在---的核觸應力作用下,淬硬層與基體過渡區距表面20-25mm處產生塑性變形并形成裂紋,擴展至表面選成疲勞脫落:第二是滑動摩擦,當車輪運行時,輪緣內側面與軌道兩側面接觸產生滑動磨損,其原因是起重機承載及車輪與導軌自身尺寸精度、結構等原因而產生的常見磨損形式。
美---類學家羅伯特·路威曾斷言:凡使用輪車的民族,無一不是直接間接從古巴比倫學來的。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在滾木上拖船,也使用紡輪,又有滾鐵環之戲,但以輪行車這個意思始終沒有想到。
路威對輪子起源的觀點也是大多數考古學家的觀點,模鍛起重機車輪價格,但新的考古發現往往顛覆陳舊的理論。德國flintbek巨石墓下的車轍是公元前4800-4700年間留下的。在波蘭bronocice發現的帶車形圖案的罐子被定位在公元前4725年以前,但是對該地層的七次碳-14測年傾向于公元前4610-4440年的結論。而近東出現輪式運輸工具的早證據是美---古學家baldia在位于敘利亞的晚期uruk遺址發現的。那里出土了一個帶有輪子的模型和“貨車”的壁畫。這些東西是先民在距今6400-6500年前留下的。
所以,輪式車輛很可能是在歐洲與出現的,而后才傳到近東,或是由東方人再次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