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車身車門鉸鏈電泳流痕概述
電泳流痕,是車身制造過程中常見的工藝過程缺陷,多見于車身的車門鉸鏈、門蓋壓合邊等部位。白車身在電泳過程中,因液體毛細虹吸作用影響使得少量電泳槽液或清洗液殘留在車身鈑金縫隙或零件間隙中,電泳后的烘干過程中殘留液體的表面張力變小,從縫隙或間隙中流淌到車身表面,形成電泳流痕。
電泳流痕形成于電泳層外,并不影響電泳層本身,所以對于非外表面的電泳流痕一般不予處理;但門蓋、側圍等外表面的電泳流痕,中涂層和面漆層無法有效遮蓋,導致漆面缺陷,生產過程中必須予以消除。打磨流痕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浪費生產節拍;電泳流痕---時,返修時間超出生產節拍,會造成生產停臺;打磨返修也增加了車身制造成本。
綜上,解決電泳流痕問題對于提高車身漆面、降---造成本、提升車身生產平順性有重要意義。電泳流痕產生于涂裝的生產工藝,但引發電泳流痕的因素有多種,白車身構造就與電泳流痕的產生有直接關聯。
車身電泳烘干后,車門鉸鏈區域側圍外板的表面出現電泳流痕,流痕為白色或淡黃色,噴涂面漆后仍清晰可見,綜合缺陷率在 40%左右。電泳流痕會導致漆面缺陷, 必須在面漆工序前返修消除,程度較輕流痕用砂紙打磨即可,程度較重流痕需要用設備打磨;若遇到連續多臺車身均需設備打磨,電動車陽極電泳涂料,容易引發生產停臺。流痕返修屬于返修工藝,并非正常的生產工藝,消耗人力物力,陽極電泳涂料表面白點,給生產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增加了車身制造成本。
汽車輕量化鋼材及零部件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二
一些低碳鋼或低碳微合金鋼作為汽車用的-高強度鋼,是經兩相區熱處理或控軋、控冷而得到的新型高強度鋼材料,在基體鐵素體的晶界或晶內彌散分布著硬質相馬氏體,陽極電泳涂料和電鍍的優缺點,從而得到了好的鋼鐵材料綜合性能,而用于汽車的前、后內縱梁等結構安全零部件。
多相合金鋼主要是由細小的鐵素體和大量的馬氏體、貝氏體硬質相構成,含鈮、鈦等元素,通常是由于馬氏體、貝氏體和析出強化的復合作用,使得合金鋼材料強度-800~1000 mpa,還具有較高的成形性和能量吸收能力,陽極電泳涂料對人有危害嗎,-適合用于汽車的防撞桿、保險杠等零部件的制造。
一些汽車廠商通過優化汽車各個部分的結構設計,使汽車部件用高強度鋼材的各處承載截面及鋼材厚度合理;并且改進汽車發動機、底盤、內飾等零部件的結構,更進一步減輕汽車零部件及整車重量。可以說鋼板的高強度化在汽車輕量化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過去的20年,使用高強度鋼的汽車車身設計得到了快速的增長,目前仍然是集中在提高鋼鐵材料的強度和延展性,作為汽車輕量化設計的主要驅動力。未來的發展則不僅于強度和延展性,還可推廣到更多范疇,-是鋼板的成形性,因為它依賴于汽車制造過程中應用的特定成形過程,需要不同的特性要求,如局部和全部成形性的加工設計。這將已知的材料概念擴展到新的維度,如均勻伸長、n值、拉伸翻邊能力、彎曲角、氫脆等。
當然,在滿足汽車輕量化的同時,還要-汽車的安全性,可以采取調節汽車用高強度鋼板的厚度,來提高汽車零件的抗變形性能,減緩碰撞沖擊性,擴大鋼材的彈性應變區等措施。汽車高強度鋼板進行評估車輛碰撞安全性能,從結果中提取汽車結構變形、內部能量、接觸力、侵入力和加速度等對整車結構耐撞性的影響。在車輛碰撞實驗中發現-的高強度鋼材料憑借其優異的性能,在車輛碰撞安全性能方---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汽車底盤零件陰極電泳涂裝工藝實例
對于汽車底盤零件, 一般采用陰極電泳涂裝來提高其耐腐蝕性。國外汽車制造商對其要求很嚴格, 陰極電泳涂裝的設備已比較成熟, 要達到-, 關鍵在于工藝管理。筆者通過實踐, 總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涂裝工藝方案, 供大家參考 。
工藝流程及參數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如下:
預備水洗、一次脫脂、二次脫脂、水洗1、水洗2、表面調整、磷化處理、水洗3、水洗4、酸洗、純水洗、第二純水洗、第三純水洗、第四純水洗、干燥、冷卻、電泳涂裝、回收 4聯水洗、烘烤干燥
工藝參數管理:
預備水洗 :污染度 10 pt 以下 ;噴淋壓力 0.3 ~0.6 kg/ cm2 ;
一次脫脂 :游離堿度 18 ~ 20 pt ;噴淋壓力 0.8 ~1.4 kg/ cm2 ;溫度 40 ~ 45 ℃;
二次脫脂 :游離堿度 18 ~ 20 pt ;噴淋壓力 0.8 ~1.4 kg/ cm2 ;溫度 40 ~ 45 ℃;
水洗 1 :噴淋壓力 0.8 ~ 1.4 kg/ cm2 ;
水洗 2 :污染度 4 pt 以下 ;噴淋壓力0.8 ~ 1.5 kg/cm2 ;
表面調整 :ph 值 8.5 ~ 9.5 ;噴淋壓力 0.4 ~ 0.8kg/ cm2 ;
磷化處理:全酸度 22 ~ 24 pt ; ---度 0.7~ 1.1 pt ;促進劑 2.5 ~3.5 pt ;溫度 40 ~ 45 ℃;
水洗 3 :噴淋壓力 0.8 ~ 1.2 kg/ cm2 ;
水洗 4 :污染度 0.2 pt 以下 ;電導率 150 ~ 300μs/ cm ;噴淋壓力 0.8 ~ 1.4 kg/ cm2 ;
酸洗 :cr6 +濃度 1.5 ~ 3.5 pt ;ph 值 3.5 ~5.0 ;噴淋壓力 0.2 ~ 0.5 kg/ cm2 ;
純水洗 :噴淋壓力 0.4 ~ 0.8 kg/ cm2 ;
第二純水洗 :噴淋壓力 0.8 ~ 1.5 kg/ cm2 ;
第三純水洗 :噴淋壓力 0.4 ~ 0.8 kg/ cm2 ;電導率 30 μs/ cm 以下;
第四純水洗 :電導率 2 μs/ cm 以下;
干燥溫度 60 ~ 120 ℃;
冷卻溫度 30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