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車電泳對車身結構及材質的要求
在-骨架強度的前提下,型鋼件需設置足夠多的工藝孔。工藝孔按功能可分為流液孔、排氣孔、防電磁屏蔽孔,所有工藝孔-防電磁屏蔽的功能,而部分防電磁屏蔽孔又承擔排氣孔的功能;工藝孔的設置合理與否是-進入腔/盒式結構內的液體能否及時流出,不產生串槽,-電泳槽液穩定性,同時提高電泳漆泳透力,滿足內腔涂膜性能的關鍵因素。
整車橫梁或縱梁工藝孔必須設置于型鋼的上下表面,兼流液、排氣、防電碰屏蔽等功能于一體,型鋼底部如存在裝有封板的結構需將部分工藝孔上下打通,以防存液,如輪罩上封板結構;立梁工藝孔為避開被蒙皮或鈑金件所覆蓋,一般設置于型鋼的側面,但對于并焊相聯接的型鋼立柱其開口方向需置于組合立柱的外側或朝向車內,以防被堵塞;斜頭立梁由于需考慮受力強度等因素,端部工藝孔需設置于斜梁與平梁成鈍角的一側,由于單體型鋼制件在加工過程中不便于識別在整車中的焊接狀態,工藝孔的布置與分布需在設計圖紙中進行明確標識,防止出現工藝孔漏/錯打、及被堵現象。
型鋼端部中心位置全部設置為半圓形長槽沖孔,且由于端部應力比較集中,均單面設孔,商用車零部件陽極電泳漆,非貫通式;設置的原則為-液體能夠及時完全流出,且不被蒙皮或其它鈑金件所覆蓋,并且焊接時應避開工藝孔周邊,以防堵塞。
電泳漆微粒必須在具備臨界電場強度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泳移”上膜,然而客車車身所廣泛采用的骨架型鋼相當于封閉的金屬導體,對電場有一定的靜電屏蔽作用,---了電泳漆對型鋼內壁的附著效果。為-型鋼內腔的漆膜性能泳透力、膜厚,必須設置足夠的防電磁屏蔽孔,以增強電泳漆的上膜效果。
白車身車門鉸鏈電泳流痕概述
電泳流痕,是車身制造過程中常見的工藝過程缺陷,多見于車身的車門鉸鏈、門蓋壓合邊等部位。白車身在電泳過程中,因液體毛細虹吸作用影響使得少量電泳槽液或清洗液殘留在車身鈑金縫隙或零件間隙中,電泳后的烘干過程中殘留液體的表面張力變小,從縫隙或間隙中流淌到車身表面,形成電泳流痕。
電泳流痕形成于電泳層外,并不影響電泳層本身,陽極電泳漆沖擊差,所以對于非外表面的電泳流痕一般不予處理;但門蓋、側圍等外表面的電泳流痕,中涂層和面漆層無法有效遮蓋,導致漆面缺陷,生產過程中必須予以消除。打磨流痕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浪費生產節拍;電泳流痕---時,返修時間超出生產節拍,會造成生產停臺;打磨返修也增加了車身制造成本。
綜上,解決電泳流痕問題對于提高車身漆面、降---造成本、提升車身生產平順性有重要意義。電泳流痕產生于涂裝的生產工藝,但引發電泳流痕的因素有多種,白車身構造就與電泳流痕的產生有直接關聯。
車身電泳烘干后,車門鉸鏈區域側圍外板的表面出現電泳流痕,陽極電泳漆附著力不好,流痕為白色或淡黃色,陽極電泳漆鹽霧不好,噴涂面漆后仍清晰可見,綜合缺陷率在 40%左右。電泳流痕會導致漆面缺陷, 必須在面漆工序前返修消除,程度較輕流痕用砂紙打磨即可,程度較重流痕需要用設備打磨;若遇到連續多臺車身均需設備打磨,容易引發生產停臺。流痕返修屬于返修工藝,并非正常的生產工藝,消耗人力物力,給生產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增加了車身制造成本。
汽車車身陰極電泳涂裝工藝控制要點三
1. 2. 3 泳涂電壓
泳涂電壓有一定的范圍 , 超出泳涂電壓上限一定值后 , 在沉積電極上的反應加劇 , 產生大量氣體,使沉積的涂膜炸裂 , 絕緣層被破壞 , 產生異常附著,這一電壓值稱為破壞電壓。低于泳涂電壓下限一定值時 , 幾乎泳涂不上涂膜或沉積與再溶解涂膜量相抵消,這一電壓值稱為臨界電壓。電泳工作電壓介于臨界電壓和破壞電壓之間。泳涂電壓是電泳涂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 , 在其他泳涂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 泳涂膜厚和泳透力隨泳涂電壓而增厚和提高 , 在生產實踐中常借助調整泳涂電壓來控制涂膜厚度。
為獲得優良的涂膜外觀和較高的泳透力 ,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起始電壓低一些 , 以減輕電極反應 ;隨后電壓高一些 , 以提高內腔縫隙表面的泳涂。例如在垂直升降的泳涂設備上 , 起始 15 ~ 30 s電壓低一些 , 隨后升到該漆的工作電壓 , 這也稱為“軟啟動 ” , 同時也為了降低通電時的脈沖電流。在連續式帶電入槽的電泳線上 , 電壓分段控制 , 少分為兩個區段 , 約 1 /3的前極板為區段 ; 后2 /3 為較高電壓的第二區段。
1. 2. 4 槽液溫度和電泳時間
槽液溫度、電泳時間和泳涂電壓是電泳涂裝的三個基本工藝條件 , 經過調試 , 選擇值后 , 在穩定的電泳涂裝線上是保持穩定不變的。陰極電泳槽液一般控制在28±1℃范圍內 , 在厚膜陰極電泳涂裝中采用較高的槽液溫度 , 一般在 29 ~35 ℃范圍內。
在電泳涂裝過程中 , 電能轉變的焦耳熱和攪拌產生的熱會使槽液溫度上升 , 為使泳涂穩定 ,必須將槽液溫度控制在 ± 1 ℃范圍內。槽液溫度低對槽液的穩定性有利 , 可使涂膜變薄 , 當低于 15. 5℃時 , 濕涂膜的黏度大 , 被涂物面的氣泡不易排出 ,因而易產生薄膜弊病。槽液溫度對泳透力也有影響 , 通常在較低溫度下得到的漆膜泳透力較高。電泳時間是指被涂物浸在槽液中通電 ( 成膜 )時間 , 通常在 2 ~ 4 min 之間 , 時間一旦設定 ,將不再變動 , 除非有提高或降低生產線速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