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多觀察、多問詢
有些廠家為了銷售種苗會夸大自己的種苗,誤導農民。要多觀察,種苗品種不同,根莖葉的顏色也都不同,仔細觀察仔細分辨。
不要有任何顧忌的詳細詢問,在購買時您是消費者,有權知道自己購買產品的詳細信息,有些薯農在購買時不敢問,大膽的問沒關系,如果因為您的詢問過多造成紅薯苗銷售人員不耐煩,那么完全可以另尋紅薯苗基地。
總而言之,紅薯批發,紅薯苗的選擇的科學與否與薯農一年的收入高低息息相關,讓薯農選擇品-良、抗病蟲害能力強、受市場歡迎的紅薯薯苗是我們薯農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種薯應選擇健康無病、無破損、表皮光滑、貯藏-且具有該品種特征的薯塊,如有條件選擇50克左右的整薯播種,可避免切塊傳病和薯塊腐爛造成缺株,當前冬季生產中使用100克以上的大種薯比較多見,這部分種薯播種前需進行切塊處理。
1.催芽處理 當種薯生理年齡幼嫩、未過休眠期時需要催芽處理。將需催芽的種薯置于高溫、潮濕、---的條件下,促其度過休眠期,然后攤放在散射光下,促芽變壯、變綠。部分品種需在陰涼潮濕處做催芽床催芽,將干凈過篩的河沙用25%的甲霜靈或58%的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0.5~1ppm的赤,噴撒在河沙上,廣東紅薯,邊噴邊拌均勻,然后做成催芽床,沙厚3厘米,在上面擺放一層種薯,蓋2厘米沙,如此擺4層。上蓋3厘米厚的沙,保持床內潤而不濕,催芽5~7天后檢查。播前仍未渡過休眠期的,可再用赤0.5ppm、1000倍多菌靈、0.2%磷酸二氫鉀溶液對薯塊進行均勻噴霧,自然晾干后播種。
2.切塊處理 大種薯需要進行切塊處理。按國際上通用的切塊標準,每個薯塊重50克左右,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切塊應直切,使每個切塊上盡量帶有頂部芽眼,保持頂芽的生長優勢。切塊前準備切刀兩把,75%酒精或0.5%-溶液一盆,將切刀浸入消毒。切塊時每把刀切一個種薯后浸入消毒液消毒,換另一把刀切下一個,切好的塊莖在光照下自然晾干或用草木灰加殺菌劑蘸傷口。切塊處理在播種前1~2天進行,切塊后適當晾曬,供應紅薯,使切塊表面-,木栓化。切塊的種薯較不切塊的種薯,發芽速度快。
引起爛窖的主要原因是:
1、收藏偏遲和薯皮損傷。紅薯是一種喜溫作物,在攝氏14℃以下就停止生長,如果收獲時大量挖傷或擦傷薯皮,就為病菌打開了方便之門,這樣的紅薯入窖后就容易腐爛。
2、薯窖保溫條件差。如果紅薯窖挖得太淺,或進窖后覆蓋窖口過遲,或窖大而貯藏紅薯過少,或嚴冬季節經常開窖取食,使窖內熱氣保不住,紅薯多次遭低溫影響。
3、封窖過早換氣不夠。紅薯入窖前期,薯塊未進入休眠期,呼吸作用旺盛,溫度濕度迅速上升,如果封窖過早,或開窖換氣不夠,就會造成窖內高溫高濕,這樣軟腐病極易發生。
4、舊窖修整、消毒不好。凡貯藏過紅薯,且爛過窖的老薯窖,窖內都有大量的病菌存在。一旦窖內溫度低于9℃、濕度在95%時,病菌就很快侵入薯塊而造成“爛窖”損失。
防止貯薯爛窖的方法主要有:
1.適時收獲,減少損傷。
2.嚴格舊窖消毒。入窖前,要將窖內四周老土層清理出去,再用柴草熏燒15分鐘左右,并用或殺菌靈消毒劑噴灑進行消毒,然后在窖底撒一層新鮮生石灰、石灰上鋪一層沙土,分層堆放紅薯。
3.適時封窖,紅薯,注意通風保溫。入窖后15~20天內可不封窖,保持15~16℃,濕度80%~90%,這段時間要注意通風。此后為貯藏期,溫度控制在13---15℃為宜。嚴冬封窖后不要經常開窖,并防止雨雪入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