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因為營養價值要高于紅薯,在市場上價格也不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種植紅薯,而紛紛選擇種植紫薯。那種植紫薯苗怎樣掌控密度?
1、種植時間。紫薯和紅薯一樣都是需要先育苗,然后扦插的。而紫薯的育苗一般都是在地表溫度達到15℃以上才開始,而其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在18-25℃之間。所以在我們當地,一般都是在三月份的時候就對紫薯進行腹膜育苗了,然后等到四月底到五月中旬這個期間進行扦插。
2、種植土壤的選擇。紫薯苗對生長環境挑剔一些。紅薯的適應能力很強,很多的土壤都能生長。可是紫薯則不一樣,選擇不同的土壤對紫薯的產品和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一般紫薯是適宜種植在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且土壤肥沃、疏松,有機質較高的砂壤,像黑、紫、沙地、黃泥土均是可以的。而且種植紫薯苗是深挖起壟,這樣的產量會更高。
3、種植密度。紫薯是喜陽光的一種農作物,在扦插紅薯苗的時候,為了---其能正常生長,紅薯種批發基地,每畝栽種的密度是3000-3500株。一般行間距是60-80厘米,株間距為30-40厘米的間隔栽種。
4、控苗。種植紅薯是需要控苗的,而紫薯也是一樣的,控苗就是為了促進紫薯底下的塊莖得以膨大。紫薯控苗一般是在其莖葉生長到40-50厘米時進行的。將紫薯苗進行提苗、順苗,并且適當的修剪掉一些莖葉,促進側枝的生長,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莖葉徒長,以免使過多的養分損耗,影響紫薯的產量和品質。種植紫薯苗是要多加注意一些事項的。
種薯應選擇健康無病、無破損、表皮光滑、貯藏---且具有該品種特征的薯塊,如有條件選擇50克左右的整薯播種,可避免切塊傳病和薯塊腐爛造成缺株,當前冬季生產中使用100克以上的大種薯比較多見,紅薯種,這部分種薯播種前需進行切塊處理。
1.催芽處理 當種薯生理年齡幼嫩、未過休眠期時需要催芽處理。將需催芽的種薯置于高溫、潮濕、---的條件下,促其度過休眠期,然后攤放在散射光下,促芽變壯、變綠。部分品種需在陰涼潮濕處做催芽床催芽,將干凈過篩的河沙用25%的甲霜靈或58%的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0.5~1ppm的赤,噴撒在河沙上,邊噴邊拌均勻,然后做成催芽床,沙厚3厘米,在上面擺放一層種薯,蓋2厘米沙,如此擺4層。上蓋3厘米厚的沙,保持床內潤而不濕,催芽5~7天后檢查。播前仍未渡過休眠期的,可再用赤0.5ppm、1000倍多菌靈、0.2%磷酸二氫鉀溶液對薯塊進行均勻噴霧,自然晾干后播種。
2.切塊處理 大種薯需要進行切塊處理。按國際上通用的切塊標準,每個薯塊重50克左右,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切塊應直切,紅薯種的批發價,使每個切塊上盡量帶有頂部芽眼,保持頂芽的生長優勢。切塊前準備切刀兩把,75%酒精或0.5%---溶液一盆,將切刀浸入消毒。切塊時每把刀切一個種薯后浸入消毒液消毒,換另一把刀切下一個,切好的塊莖在光照下自然晾干或用草木灰加殺菌劑蘸傷口。切塊處理在播種前1~2天進行,切塊后適當晾曬,使切塊表面---,木栓化。切塊的種薯較不切塊的種薯,發芽速度快。
紅薯無土栽培技術---常規的紅薯栽培模式,紅薯能夠懸空生長,紅薯種育苗技術,首先需要培養在營養液里生長根系,再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和營養。無土的紅薯栽培技術要怎么做?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在紅薯苗生長成樹的過程中,整枝打杈是關鍵。移栽后的紅薯苗生長半個月以后就會長出新的枝杈,這時就需要開始進行吊蔓了。用繩子將新長出來的樹杈吊在網架上,在距離主干一米左右的位置留出三四個支干,支干一米以上的位置再留出分支,將過密的分支和瘦弱枝去掉即可。在生長過程中夏季每隔五天整枝一次,冬天每隔十天整枝一次。
吊蔓之后為了增強植物抗病性,使根系的生長,需要補充微量元素。每隔半個月噴灑一次即可。
一般情況下,會人為的將花打掉,減少營養的浪費。因為紅薯在光照縮短的情況下才會開花,所以可以通過補充光照來抑制開花。即使在夏季,遇到連陰天的時候,每天也需要增加4小時的左右。
紅薯栽培技術
與常規的紅薯栽培技術不同的是,紅薯樹要進行空中壓蔓。紅薯樹移栽一個月之后就可以進行壓蔓坐果了。選擇粗壯的藤蔓,將藤蔓向下拉出十厘米左右,去掉葉子,將掛盆懸掛在網架上,將藤蔓埋在營養土中兩三厘米左右,然后澆透水即可。以后每隔一個星期澆一次水,滿足薯塊的生長。
由于紅薯樹的栽培都是在設施條件中進行的,而且紅薯本身比較抗病,一般不會發生病害。當發生蟲害時,一般采用生物---,黃板誘殺。
紅薯掛盆一個月左右就可進行采摘了,采摘時需要兩個人配合進行采摘。用剪刀沿盆底網上剪開,剪開后用手輕輕將營養土撥掉,然后用見到沿薯塊根部依次剪下,去掉所有須根,再將結過薯的藤蔓重新放在網架上繼續生長就可以了。無土紅薯栽培技術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