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移栽苗活棵后,結合補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糞水,作為提苗肥。第2次在紅薯結薯期,即春、秋植種后60d左右,冬植種后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鉀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制有機肥或有機有機肥500kg、草木灰250kg或礦物鉀鎂肥25kg。施用方法一般是用犁破開壟兩邊,或用小鋤在壟腰部開小溝,然后把肥料與益生菌拌勻進行條施,施后應進行1次澆水,以促其盡快發揮其肥效。同時施肥后可結合人工除草進行培土。
紫紅薯除了具有普通紅薯的營養成分外,還富含硒元素、鐵元素和花青素。為了提高紫薯的產量,---紫薯品種,增加農戶生產效益,可使用以下栽培技術進行種植。紫紅薯栽培技術要做哪些播前準備?
1、種薯選擇與處理
應選用產量高、適應性強、抗病性好的紫紅薯品種。每畝需種薯40~50千克。為防止種薯帶病,可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4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5分鐘。
2、電熱保溫育苗
低溫條件下紫紅薯發芽困難,可采用電熱線保溫育苗。在溫室大棚內鋪設好電熱線,筑苗床寬1~1.2米,中間平整,兩邊稍高出10厘米,電熱線上鋪1層稻草。采用電熱保溫育苗,播種期可提早至1月底或2月初,每平方米苗床上排種薯25~30千克,種薯上覆蓋1層稻草,隨后開始通電加溫,溫度控制在25~30℃。
紅薯栽培技術
半個月左右,種薯開始發芽出苗,逐漸揭除種薯上的稻草。1個月后種薯苗基本出齊,氣溫也逐漸升高,可不再加熱,將種薯轉移至大棚冷床育苗,稀植,湛江大的脫毒紅薯育苗,面積為原來的10倍以上,排種后壓土。苗期及時澆水,揭蓋農膜,4月上旬氣溫穩定通過10℃時可揭除農膜,紅薯育苗高產種苗,培育壯苗。
3、整地施肥
紫紅薯要求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水源方便的砂質土,而且紫薯為塊根作物,地塊應深翻30厘米。紫紅薯產量高、需肥量大,應施足基肥,可每畝撒施或栽插時澆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紫紅薯栽培技術具有以上要點。
紅薯的葉面積比較大,蒸騰作用強,正常條件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期生理調節,在春季干旱條件下需水量更多。移栽紅薯苗時要摘葉嗎?
剛移栽的薯苗根系尚未形成,紅薯育苗,如果此時將大部分葉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僅靠埋入土中的莖部難以吸收足夠的水分,結果造成葉片與莖尖爭水。
紅薯苗在陰雨天還好一些,遇到晴熱高溫天氣時莖尖呈現萎蔫狀態,高產紅薯育苗基地,返苗期向后推遲,---時造成薯苗枯死。
紅薯苗
地上部少留葉片,埋入濕土中的葉片可有效地解決薯苗的供水問題,葉片不僅失水,還可從土壤中吸收水,同時減少蒸騰,---莖尖能夠盡快返青生長,提高成活率。
紅薯苗在移植時留2~3片葉為好。可以先刨坑,后澆水,再插苗,保持埋入土中的節間呈水平狀,然后待水分滲完后埋土,將大部分展開葉片埋入土中。紅薯苗在移栽時是可以摘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