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湖的杭州人吃的是龍井蝦仁、西湖醋魚,沿海的寧波、臺州、溫州則把生猛海鮮當家常便飯,連內陸地區都有開化青螄、金華火腿、臨安春筍……仿佛每一座小縣城,都有那么一兩樣“食材”。b、必須放那種非常辣的紅干椒,否則炒出來的味道不好,如果你怕辣可以少放辣椒,但你如果想吃真正正宗的湘西菜必須放特辣,這樣才正宗,切忌放辣油,辣油和辣椒炒好后口味完全不同,不過可以用朝天椒和杭椒替代
另外也有的地方會在菜中加入五花肉或雞蛋以口感,而真正湘西菜是不放肉和雞蛋的,主要是靠辣味下飯。并且真正的湘西菜會切的很碎(因為主要目的是下飯拌飯),不像現在市場上的包裝菜切的有點。而且現在很多非湘西地區的餐館菜大都是以窩窩頭搭配的形式出現,而真正的菜是沒有搭配窩窩頭的,就算搭配的話也是搭配扣肉,像那種梅菜扣肉就是由菜扣肉轉化而來,原本扣肉下面放的應該是菜,而由于非湘西地區沒有菜,所以將菜替換成了梅菜,還有酸豇豆肉末也是因為非湘西地區沒有豇豆菜,所以將湘西豇豆菜轉換成了酸豇豆肉末了,所以也是由湘西豇豆菜轉化而來,湘西豇豆菜美味下飯程度比酸豇豆肉末要美味很多,通常一碗正宗湘西菜(特辣)足夠下米飯幾十碗,所以菜是真正的下飯拌飯菜始祖。所以菜適合于那些吃飯沒有胃口的人開胃下飯。浙江人是舍不得把梅干菜焯水的,連洗的時候也小心翼翼,生怕損失了梅干菜的鮮美。而用來腌制梅干菜的雪里蕻,則是芥菜的栽培變種,浙江人又稱之為“九頭芥”,莖稈細長,味道極鮮,連腌完菜后剩下的鹵汁,都被浙江人家當做灶間的精”。然而每一個“浙江胃”里,無論裝了多少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總是會被家里一盤烏漆麻黑、粗糙難看的梅干菜所。不是每個金都吃過金華火腿,但幾乎每個浙江人,都吃過梅干菜。
梅干菜的做法很多,用它可以做梅菜扣肉、梅菜蒸魚、梅菜燒雞塊等等。在以前的日志中,我已做過“梅菜扣肉”,,就用梅干菜再做一道“梅干菜燒肉”。此菜,看起來雖其貌不揚,可那濃香的味道十分很是下飯,吃起來香香的,非常解饞!腌完的咸菜,自然風吹晾曬成干,就成了梅干菜。梅干菜選材上用的多是粗稈大葉的芥菜,腌制風干成梅菜后色澤偏黃,味道上本身就不夠濃郁,更何況四川人做菜的時候,還得先把梅菜焯水,更是讓那股子咸鮮風味流失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