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后,母材與焊縫邊沿交界處的凹陷溝槽稱為咬邊。
產生原因:
1) 焊接工藝參數過大,低溫鋁合金焊接處理,焊接電流太大,電弧電壓太高,熱輸入量過大。
2) 焊接速度過快,焊絲還來不及將弧坑填充滿就離開熔池,便會出現咬邊。
3) 焊炬擺幅不均勻,施焊時焊槍角度太大,擺動不-,也會引起咬邊。
防止措施:
1) 調整降低焊接電流或電弧電壓。
2) 適當增加送絲速度或降低焊接速度和在熔池邊緣的停留時間,使焊道填充飽滿。
3) 適當減小熔寬,增加熔深,提高焊縫的深寬比,低溫鋁合金焊接原理,對抑制咬邊缺陷有明顯作用。
4) 施焊操作應使焊槍擺動均勻。
鋁合金焊后處理
(1)焊后清理 焊后留在焊縫及附近的殘存焊劑和焊渣等會破壞鋁表面的鈍化膜,廈門低溫鋁合金焊接,有時還會腐蝕鋁件,應清理干凈。形狀簡單、要求一般的工件可以用熱水沖刷或蒸氣吹刷等簡單方法清理。要求高而形狀復雜的鋁件,在熱水中用硬毛刷刷洗后,再在 60℃~80℃左右、濃度為2%~3%的鉻酐水溶液或溶液中浸洗 5 min~10 min,并用硬毛刷洗刷,然后在熱水中沖刷洗滌,用烘箱烘干,或用熱空氣吹干,也可自然干燥。(2)焊后熱處理 鋁容器一般焊后不要求熱處理。如果所用鋁材在容器接觸的介質條件下確有明顯的應力腐蝕敏感性,需要通過焊后熱處理以消除較高的焊接應力,來使容器上的應力降低到產生應力腐蝕開裂的臨界應力以下,這時應由容器設計文件提出-要求,才進行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如需焊后退火熱處理,對于純鋁、5052、5086、5154、5454、5a02、5a03、5a06 等,溫度為 345℃;對于 2014、2024、3003、3004、5056、5083、5456、6061、6063、2a12、2a24、3a21 等,溫度為 415℃;對于 2017、2a11、6a02 等,溫度為360℃,低溫鋁合金焊接方法,根據工件大小與要求,退火溫度可正向或負向各調20℃~30℃,保溫時間可在0.5 h~2 h 之間。
鋁合金外殼的優點有很多,鋁合金具有高的比強度、比模量、斷裂韌度、疲勞強度和耐腐蝕穩定性。鋁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無磁性,低溫下合金相穩定,在磁場中比電阻小,氣密性好,感應能衰減快等特點,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車、鋰離子電池外殼、機械制造、船舶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采用鋁合金代替鋼鐵材料,結構重量可減輕50%以上。明星機械在鋁合金焊接方法上除了傳統的熔焊、電阻焊、氣焊方法外,其他一些焊接方法如等離子弧焊、電子束焊、真空擴散焊等也可以容易地將鋁合金焊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