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好又來卷饃,還曾有一個流傳潁淮各地民間故事,道出了這個美食小吃背后所不為知的故事呢。以前,阜陽有個李姓大戶人家,他們家有個吃齋念佛的老太太過八壽。為了討老太太歡心,平常就很孝順的兒女們決定宴席上所有葷菜都用素肉代替,于是就洗了很多的面筋;做出了比雞鴨魚肉更美味的滿桌素宴,贏得了老太太的滿心歡喜。
食用食材:面粉、水、青椒、土豆、胡蘿卜做法:1/4和面:面粉用大溫水和成面團,反復揉勻,靜置十到十五分鐘2/4將面團揉成長條狀并且揪成小塊3/4搟面皮:將面塊逐個搟成圓餅,正宗阜陽卷饃電話,圓餅要均勻并且要薄4/4放入平底鍋內,鍋內放少許油,油要均勻鋪平鍋底,用小火將面餅烙至金黃1/3二、做餡將青椒,土豆和胡蘿卜洗凈切絲2/3將雞蛋炒好,放在一邊備用3/3炒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蔥姜,姜蔥爆香后,將切好的青椒等的絲依次放入,順序是土豆,青椒,胡蘿卜,快速翻炒,加入醬油和鹽,臨出鍋前加入雞蛋,拌勻,加入香油,1/4三、卷起來將餡放置在面餅上,要均勻2/4之后從面餅的一邊將餅折疊,并用手按好3/4另一只手從與之垂直的方向將餅卷起4/4完工! 次數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
卷饃是具有安徽區域阜陽特征的特征傳統小吃,起源于明朝,相傳是朱元璋和沈萬三在落泊時所吃,民間前期稱為“粉子饃”,又稱萬三卷。、逐步開展成卷饃。卷饃的“饃”與真實-的“饃卻有著天壤之別,的莫過于田三卷饃了。阜陽卷饃其實就是南方人做春卷的春卷皮兒幾張疊放在一同,再在上面放入在鮮湯里煮熟的面筋、綠豆芽、香菜,用手卷成圓錐形,吃時從上往下一點點咬食,里面的面筋、豆芽越吃越多,真是-物美、養分-,阜陽卷饃是地地道道的懶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