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滾動軸承轉子的平衡 裝有滾動軸承的轉子,平衡時好帶著滾動軸承一起平衡,從而消除滾動軸承的內環偏心引起的不平衡,帶軸承的轉子一般在v型支承上進行。
2.無軸頸的轉子的平衡 無軸頸的轉子必須在工藝軸上進行平衡.由于工藝軸本身的制造誤差:徑向和軸向跳動.工藝軸本身的不平衡以及轉子配合時存在的徑向間隙,使轉子在平衡時會帶來不可避免的誤差。 為了使工藝軸與零件的配合誤差引起的不平衡量與無頸轉子的不平衡量分開,在工藝軸上只檢測轉子的不平衡量,可采用180°轉位的平衡方法。
3.組裝件的平衡 由于組裝件是由幾個零件組合而成,如果不先對單個零件進行平衡,則: 組裝件因不平衡量過大而無法平衡。或雖然能平衡,使組裝件達到規定的平衡精度,但在實際工作轉速(4000~50000r/min)時,由于葉輪的不平衡力和力偶的影響,使軸局部彎曲產生振動而不能工作.所以,必須在低轉速下(1~2000轉/分)先對各零件進行單件平衡,平衡允許值可根據組裝件不平衡允許值來分配。組裝后理論上認為不平衡量雖是各單件不平衡量的矢量和,但因裝配誤差仍會出現新的不平衡量而使組裝件達不到要求,故仍應對組裝件進行平衡。平衡好的組裝件一般不應拆卸,如果工藝要求必須拆卸時,應對各零件的相對位置做好標記,以便重裝時,鏈條傳動軸,恢復原來的相對位置,-其整體精度。 由于標記僅對徑向轉動標識明顯有效,對軸向標識無作用,故組裝件拆卸又重裝后,仍難-恢復原來的平衡精度,黃石傳動軸,例如靠噴丸面配合的轉子總成,若要想盡可能小地減少裝配誤差,拖拉機傳動軸,必須對鎖緊力嚴加控制(例如對內支承型轉子總成鎖緊力作好記錄等)。 對于有些組裝件(如帶葉片的軸)則可在有測力和力偶的靜偶分離的平衡機上先對軸進行平衡,找出矢量方向,然后有針對性地裝上葉片再進行平衡,可大大減小不平衡去重量,-外觀。
重型載貨汽車根據驅動形式的不同選擇不同型式的傳動軸。一般來講4×2驅動形式的汽車僅有一根主傳動軸。6×4驅動形式的汽車有中間傳動軸、主傳動軸和中、后橋傳動軸。6×6驅動形式的汽車不僅有中間傳動軸、主傳動軸和中、后橋傳動軸,而且還有前橋驅動傳動軸。在長軸距車輛的中間傳動軸一般設有傳動軸中間支承.它是由支承架、軸承和橡膠支承組成。
傳動軸是由軸管、伸縮套和萬向節組成。伸縮套能自動調節變速器與驅動橋之間距離的變化。萬向節是-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輸入軸兩軸線夾角的變化,并實現兩軸的等角速傳動。一般萬向節十字軸、十字軸承和凸緣叉等組成。斯太爾系列重型汽車使用的傳動軸萬向節采用滾柱十字軸軸承,配合以短而粗的十字軸,可傳遞較大的轉距。在軸承端面設有蝶形彈簧,以壓緊滾柱。十字軸的端面增加了具有螺旋槽的強化尼龍墊片,可防止大夾角或大轉距傳遞動力時燒結。
鼓形齒式聯軸器毛病因素:鼓形齒式聯軸器承載才能和壽數取決于觸摸強度,而齒面曲率半徑和齒嚙合角則直接影響觸摸強度齒嚙合角和曲率半徑與觸摸強度的關系式—觸摸應力f—齒輪接受的圓周力e—資料彈性模量—齒面曲率半徑—位移圓半徑—嚙合角—表里齒嚙合高度齒面曲率半徑和齒嚙合角直接影響觸摸應力,嚙合角小曲率半徑大,曲率半徑大則觸摸應力小。在國外鼓形齒式聯軸器的嚙合角有20°、21.5°、28°、30°。咱們選用20°嚙合角,有利下降觸摸應力。
齒面磨損-.內齒圈發作軸向位移量較大,船用傳動軸,乃至不能嚙合.發作斷齒景象.聯軸器對口螺栓折斷.起重配件聯軸器的毛病:齒面磨損-。內齒圈發作軸向位移量較大,乃至不能嚙合。發作斷齒景象。聯軸器對口螺栓折斷。形成以上的敘說的首要因素是起重配件鼓形齒式聯軸器油量缺乏或缺油。兩軸水平度及同軸度差錯太大,超過了聯軸器,所能補償的規模,使得軸齒與內齒嚙合不準確,形成部分觸摸,而泛起了附加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