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與硅膠材質相比有什么區別。首先共同點即是兩者都為食品級材料,都能用于廚具餐具的生產。區別點例舉如下:
硅膠是耐高溫材料,可耐高溫250℃,也就是微波爐能夠加熱盛放了食品的硅膠容器,這一點tpe暫時無法做到;
硅膠可以通過fda正---以及lfgb橄欖油測試,制成的餐具可接觸油性物質,這一點tpe也暫時無法做到;
tpe能夠優于硅膠的地方,目前大致只有tpe加工成型-于硅膠,原料價格也相對低廉一些,材料也可回收,而硅膠由于---以及其他原因,無法再次利用。
tpe軟性塑料在家居廚房用品行業應用較為普遍。近年來,隨著人們安全衛生意識的增強,一些tpe材質的家居日用、餐具廚具類制品,對tpe材料的性(---及霉菌)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大家對食品級tpe比較熟悉,臨沂tpe,但是防霉tpe方面了解甚少。
不同的行業及制品,具體的測試標準還是有所差異。以塑料制品來說,透明tpe,日本的jisz 2801-塑料測試標準的---,其后的---iso 22196、中國行業標準qb/t2591中的測試方法均與其一脈相承。這些方法采取貼膜的方式,tpe材料價格,使菌液與產品表面緊-觸并發生作用,后得出對微生物的殺滅效果,要求樣品表面平整規則。對于形狀不規則的產品,則可以選擇之前提到的astme2149以振蕩法進行測試,該標準還可用于紙張、粉末的性評價。
還有一些其他產品由于測試原理一致,標準中往往參考塑料制品的方法,如中國建材標準jc/t897《陶瓷制品性能》;涂料則先涂抹于試板上,隨后采取類似的方法進行測試,如化工標準hg/t3950《涂料》以及-gb/t 21866《涂料(漆膜)性測定法和效果》。
塑料制品除了性能測試標準,相應的還有防霉效果的評價方法,基本原理一般為噴涂霉菌孢子懸液于產品表面上,培養規定時間后通過觀察長霉面積并據此對防霉等級進行評估。美國的astmg 21是專為測試高分子材料制品防霉效果的標準,而日本的防霉標準jis z 2911覆蓋到了包括塑料在內的多種材料,國內的qb/t2591中除了以外還提供了防霉的測試方法。
國際電工(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commission,iec)發布的iec60068-2-10中介紹了電子電工產品防霉測試,tpe生產,當然,此測試并不---于塑料類,還可應用于其他材質的電子電工產品。
tpe包膠pc加工方法:
tpe包膠pc,一般采用慣用的成型方法,即用兩套模具,一套先注塑pc制品,另一套模具稱之為包膠模具用于將tpe膠料注塑包膠到pc制品表面。此類成型方法稱之為二次注塑、包覆成型或嵌入注塑。也有用更為的雙色注塑機來加工,結果都一樣,通過注塑的方式,將tpe與pc-的復合粘接在一起。包膠射粘的注塑溫度依據包膠的硬膠材料而不同。因溫度要考慮到讓硬膠和tpe軟膠兩種材料都要軟化,才能促使兩種材料在接觸面達到一定的相容。為達到真包膠效果,通常tpe包膠pp料注塑溫度在170-190攝氏度左右;包膠abs料在220-220攝氏度左右;包膠pc料溫度比包膠abs的注塑溫度還要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