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也叫作碳-鈉,白色的細小晶體,是一種易溶于水的化學產品。水溶液呈弱堿性。干燥,避光,密封保存。
碳-鈉同時也是我國侯德榜先生所采用的制造純堿的原材料之一,我國目前仍有近30%的純堿通過碳-鈉受熱分解制得。
碳-鈉為白色晶體,或不透明單斜晶系細微結晶。比重2.15g。無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堿性,受熱易分解,1000目小蘇打,在65℃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時完全失去-,在干燥空氣中無變化,小蘇打,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溶解度:7.8g,18 °c;16.0g,60°c 。
碳-鈉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為nahco?,相對分子84.01。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堿,易溶于水。在潮濕空氣或熱空氣中即緩慢分解,產生-,加熱至270℃失去全部-。遇酸則-分解即產生- [1] 。鈉離子為人體正常需要,一般認為-。但過量攝入,可能會造成堿,損害,且可誘發 [1] 。碳-鈉固體在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氣體,常利用此特性作為制作餅干、糕點、饅頭、面包的膨松劑。碳-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
白色晶體,或不透明單斜晶系細微結晶,無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在水中溶解度為7.8g18℃、16.0g60℃ [6] 。化學性質常溫下性質穩定,受熱易分解,在50℃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時完全失去-,在于燥空氣中無變化,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與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水和-,與堿反應生成相應的碳酸鹽和水。除此之外,還能與某些鹽反應,與氯化鋁和氯酸鋁發生雙水解,生成-和鈉鹽還有-。
1、溶水性不同
首先我bai們先來說一說食用du堿的化學名zhi稱,食用堿的化學名稱叫做碳酸鈉。而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做碳-鈉。食用堿比較溶于水,而小蘇打就不一樣了。在一般正常水溫小蘇打是不溶于水的。甚至還可能發生一些結晶的現象,如果說想讓小蘇打溶于水,水溫必須達到50度以上。
2、使用不同
小蘇打和食用堿的使用區別也很大,600目小蘇打,食用堿主要作為一種疏松劑來使用。食用堿會變得疏松多孔蛋白質在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一點酸味兒。而小蘇打的作用作為一種膨松劑使用,我們在做面的時候,可以使的面團蓬松,加熱之后會使-析出,使面團蓬松柔軟。
3、食用方式不同
小蘇打也屬于堿,只不過比較弱一些。小蘇打是可以直接沖水飲用的,而堿面堿性太強,不可以直接沖水飲用。之所以小蘇打使用頻率被人們接受的多,是因為小蘇打呈弱堿性,就比方說我們用小蘇打來刷牙,-,清潔皮膚效果都是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