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閉口氣孔:封閉在制品中,不與---相通的氣孔。
(2)開口氣孔:一端封閉,另一端與大。氣相通,能為流體填充。
(3)貫通氣孔:它不僅與---相通,而。且貫通制品的兩面,能為流體通過的氣孔。
為簡便起見,通常將三類氣孔合并為兩類,即閉口氣孔和開口氣孔,后者包括貫通氣孔。 由于開口氣孔在耐火制品使用過程中,耐火材料,能直接與外界介質如液體(熔渣)氣體等物質接觸,因此對制品的影響比閉口氣孔---。
不燒耐火磚在工藝上有許多不同于燒成耐火制品的特點。主要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1)原料煅燒---。不燒耐火磚沒有燒成工序,烘干后就直接投入使用,煅燒---的原料可以使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體積變化小,不致于使爐體開裂。
(2)顆粒配比要合理同時成型壓力要高。顆粒形狀為片狀或帶有棱角的顆粒。常按顆垃:細粉=7:3或75:25的配比。使用630噸以上的壓磚機,打擊次數大于6次。
(3)選擇適當的結臺劑。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一種結合劑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大都使用復合結合劑。
(4)添加劑的選擇。不燒磚在使用過程中重燒收縮較大,另外,在使用中表面形成燒結滯后會造成結構剝落,使磚的使用性能降低。可以通過選擇合理的添加劑部分解決上述缺點。
(5)干燥制度的控制。
不燒耐火材料的結合方式是變燒成磚的陶瓷結合或直接結合為化學結合,通過結合劑的硬化,新型耐火材料,使耐火材料有足夠的使用強度而省掉復雜的燒成工序。不定形耐火材料既省掉了燒成,又省掉了成型工序,取得了節約能源,提高產量和產品合格率,降低原料單耗等效益。
由于生產工藝的簡化,耐火材料網,免除了陶瓷結合或直接結合所必須的復雜工藝---,使某些性能得到了---。不燒磚或不定形料的配料臨界粒度可適當放大,這對制品的熱穩定性有明顯---。采用磷酸鹽、高純鋁水泥、焦油、樹脂等作結合劑不僅減少或避免了外來雜質摻入,而化學結合的終反應產物一al2o3、ca2、c等均有利于使用性能的提高,加之種類繁多的外加劑和增強鋼纖維等材料的使用,可制成具有抗渣、抗co、h2等氣體,體積穩定、熱態強度高、抗剝落、抗蠕變等等---良的不燒耐火材料。
1.定義:抗熱震性是指耐火材料抵抗溫度急劇變化而導致損傷的能力。曾稱熱震穩定性、抗熱沖擊性、抗溫度急變性、耐急冷急熱性等。
2.抗熱震性的測定方法:根據不同的要求與產品類型應分別按照相應的測試方法進行測定,主要測試方法有:
1黑色冶金標準yb/t376.1-1995《耐火制品抗熱震性試驗方法水急冷法》;
2黑色冶金標準yb/t376.2-1995《耐火制品抗熱震性試驗方法空氣急冷法》;
3黑色冶金標準yb/t376.3-2004《耐火制品抗熱震性試驗方法第3部分:水急冷一裂紋判定法》;
4黑色冶金標準yb/t2206.1-1998《耐火澆注料抗熱震性試驗方法壓縮空氣流急冷法》、黑色冶金標準yb/t2206.2-1998《耐火澆注料抗熱震性試驗方法水急冷法》。
3.影響耐火材料抗熱震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學性能,如強度、斷裂能、彈性模量、線膨脹系數、導熱系數等。
一般來說,耐火材料的線膨脹系數小,抗熱震性就越好;材料的導熱系數或熱擴散率高,耐火材料價格,抗熱震性就越好。此外,耐火材料的顆粒組成、致密度、氣孔是否微細化、氣孔的分布、制品形狀等均對其抗熱震性有影響。材料內存在一定數量的微裂紋和氣孔,有利于其抗熱震性;制品的尺寸大、并且結構復雜,會導致其內部---的溫度分布不均和應力集中,降低抗熱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