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機的使用小技巧
1、在連續作業200~300小時后,應進行次換油,而且應在今后運作中定時檢查油的,關于混入雜質或蛻變的油有---及時替換。一般情況下,關于長期連續作業的減速機,按作業5000小時或每年一次替換新油為標準,而長期停用的減速機,在從頭作業之前應替換新油。減速機應加與原商標相同的油,不要與不同牌子的油混用,但是商標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答應混合運用;
2、換油時要等候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焚燒風險中止,但仍應堅持溫熱,由于當油溫冷卻后,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難。但需要留意的是:要堵截傳動裝置電源,避免無意間通電;
3、作業中,當發現油溫溫升逾越80℃或油池溫度逾越100℃及發生不正常的噪聲等現象時應中止運用,檢查原因,有---排除故障,替換潤滑油后,才可繼續作業;
4、用戶應有合理的運用保護規章制度,而且有專門的機器管理人員對減速機的作業情況和查驗中發現的問題作仔細的記載,并嚴格按以上要求履行。
減速機出力太小出現的斷軸問題
如果不是驅動電機軸斷,而是減速機的輸出軸折斷,除了減速機輸出端裝配同心度不好的原因以外,還會有以下幾點可能的原因:
首先,錯誤的選型致使所配減速機出力不夠。有些用戶在選型時,誤認為只要所選減速機的額定輸出扭矩滿足工作要求就可以了,其實不然。一是所配驅動電機額定輸出扭矩乘上速比,得到的數值原則上要小于減速機產品樣本提供的相應額定輸出扭矩;二是同時還要考慮其驅動電機的過載能力及實際應用中所需大工作扭矩。理論上,用戶所需大工作扭矩一定要小于減速機額定輸出扭矩的 2 倍。尤其是有些應用場合必須嚴格遵守這一準則,這不僅是對減速機內部齒輪和軸系的保護,更主要的是避免減速機的輸出軸被扭斷。
如果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一旦設備安裝有問題,減速機的輸出軸被負載卡住,這時驅動電機的過載能力依然會使其不斷加大出力,太倉rv-20e-121減速機,直到減速機的輸出軸所承受的力超過其大輸出扭矩,軸就會扭斷。如果減速機額定輸出扭矩有一定的裕量,那么扭斷輸出軸的槽糕情況就會避免。
減速機發生故障的常見因素有哪些
絕大多數的減速機使用齒面淬火或硬度較高的鋼材為原材料,這樣做是為了提升減速機的運轉效率和耐磨性能,可是因為蝸桿減速機的轉動方式是摩擦傳動,因而在運轉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熱,溫度提升很快,長此以往熱量在減速機各零部件部件與密封之間會形成熱量膨脹,從而引起減速機零配件表面形成間距,再加上潤滑油溫度升高稠密度的降低,長期使用后,極易產生減速機漏油現象和---的齒面磨損,從而形成抖動或異響等現象。
因而通過對故障進行分析我們總結故障原因主要有如下四點:
1、蝸桿減速機所選材質的使用與搭配不科學。
2、嚙合齒面的加工未達標。
3、選擇的潤滑油不科學。
4、設備安裝和工作環境方面的因素。
在零部件加工和選材的時候應該嚴格把控,在蝸桿減速機的配置和零配件替換的過程中要防止用鐵錘等工具劇烈敲打,并采用的軸承、油封等零部件替換,應使用適宜的潤滑油對殼體的腔體進行保護蝸桿,以防止磨損或齒面銹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