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能源審計,組織實施能源績效評價,開展達標對標和節能自愿活動,采取企業節能自愿承諾和適當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提升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水平。嚴格執行能源統計、能源利用狀況報告、能源管理崗位和能源管理負責人等制度。
推動企業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公告企業能源利用狀況,啟動重點耗能企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積極推廣節能省地型建筑和綠色建筑,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5億平方米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任務分解到了各地區,在24個省市啟動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體系試點工作。繼續完善和嚴格執行機動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中央開展了空調、照明、鍋爐系統節能診斷和改造,完成了辦公區所有非節能燈具的改造。
在化工、水泥、鋼鐵、電解鋁等行業遴選能效“”,樹立節能,開展對標達標。開展能源審計活動,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對重點用能單位進行能源審計,幫助用能單位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嚴格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目標考核,壓實重點用能單位節能責任。充分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施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能源審計收費,做好能源宏觀分析和戰略規劃;建設用能單位能源管理中心,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
能源審計主要包括策劃與組織、現場診斷、現狀及節能分析、報告編寫及定稿四個流程。
1.策劃與組織策劃與組織是開展能源審計工作的關鍵階段,通過溝通、培訓使企業負責人、設備管理人員及員工對能源審計及能源管理工作形成初步認識,消除思想上和觀念上的障礙;了解用能單位能源審計的工作內容、要求以及工作程序。取得高層---的支持和參與,組建能源審計小組,制訂能源審計工作計劃。
1組織及溝通審計團隊與企業溝通,采用培訓、會議、-等方式,使企業相關方充分了解能源審計的---性、作用、方法、內容,以及企業需求;企業代表向審計人員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工藝流程、主要用能設備、企業能源管理基礎,石家莊能源審計,為后續能源審計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2制訂審計計劃能源審計計劃需確認審計邊界、審計周期、現場節能診斷及測試行程安排、員工訪談安排等。審計邊界原則上包括組織邊界及運行邊界。組織邊界指企業擁有運行控制權的業務單元邊界,以組織架構、平面圖或文字說明;運行邊界指組織邊界內所屬的,消耗各類能源的設備、活動,如:空調、空壓機、生產線、壓縮空氣的使用。審計周期:一般為一個完整年度。能源審計計劃的制訂需與委托方充分交流意見,---審計安排與企業需求相一致,便于企業前期進行人員協調及配合。
3成立能源審計小組確認能源審計方案后。審計機構與委托方需分別成立能源審計小組。審計機構審計小組的成員組成應根據用能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通常由具備節能知識、實際經驗的工程---組成,包括技術、診斷及測試---等。
4編制儀器計劃企業用能設備一般包括電氣設備、暖通空調、熱力設備、動力設備等。因此,現場診斷階段,需針對電力參數、環境參數、溫度壓力參數、流量參數等進行檢測,一般需要配置相應的便攜式能效診斷儀器。
公共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管理---事務工作的機構會同------限期改正;---不改正的,予以通報,并由有關---對公共機構負責人---給予-:
一未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或者未按照規定將年度節能目標和實施方案備案的;
二未實行能源消費計量制度,公共機構能源審計,或者未區分用能種類、用能系統實行能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并對能源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的;
三未專人負責能源消費統計,或者未如實記錄能源消費計量原始數據,建立統計臺賬的;
四未按照要求報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費狀況報告的;
五超過能源消耗定額使用能源,未向本級管理---事務工作的機構作出說明的;
六未設立能源管理崗位,或者未在重點用能系統、設備操作崗位配備---的;
七未按照規定進行能源審計,或者未根據審計結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的;
八---、阻礙節能---檢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