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央和省財政資金,支持建筑節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綠色節能項目、能源計量體系建設、淘汰落后產能、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等試點項目建設。組織申報鼓勵發展的工業節能技術裝備,引導和推動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組織開展兩次用能權交易,累計成交190.5萬噸標準煤,成交金額1.093億元。落實居民階梯電價及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水泥和電解鋁等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利用電價的杠桿作用,能源計量---,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引導高耗能企業綠色發展。
組織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平臺建設,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組織開展燃煤鍋爐能效提升工程,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鍋爐能效普查和能效測試,不斷提升鍋爐節能、水平。圍繞全省能耗雙控目標,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完成重點用能企業能源計量---。認真開展能效標識---檢查,對全省能效標識備案生產企業實現全覆蓋。積極推進重點用能行業能效“”創建,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宣傳節能法規標準,能源計量標準,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知識和理念,推動形成崇尚節約、合理消費與低碳的社會風尚。
1973年---次石油危機,價格---引起了西方發達的經濟,國際---開始關注起“能源危機”問題。能源審計是發達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倡導,起源于美國,能源計量,1977年美國聯邦正式使用能源審計這一術語。
開展能源審計工作規模較大的是英國。英國叫“能源調查”,日本稱為“能源診斷”。
在我國,1979年有人從---的角度提出了能源審計概念,原經委副主任袁寶華在1983年9月7日人民---《科學技術節能》一文中也提出了能源審計一詞,并提出:“能源科學管理的中心是嚴密的能源消費審計和---。”
1990年南陽市開始做能源審計,1995年原經貿委確定南陽為能源審計試點。
1997年 發布了《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gb/t17166-1997。
2001年 原計委在南京召開了能源審計研討會。
2006年10月 ---等五部門開展十一五“千家企業節能活動”,與簽訂節能目標,能源審計作為硬性要求。
2008年4月1日 實施新的《節能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規范,把能源審計納入法律程序,規范技術標準。
2012年5月9日 河北省發展和改革組織“千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和編制節能規劃 ——冀發改環資〔2012〕464號。
2017年1月5日 河北省公共機構節能---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全省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工作——冀公節能辦〔2017〕1號。
能源審計有利于加強能源管理,使節能管理向規范化和科學化轉變。組織開展能源審計,能夠使管理層準確合理地分析評價用能單位本身的能源利用狀況和水平,用以指導日常的節能管理,以實現對用能單位能源消耗情況的---管理,---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持續地發展。
用能單位常見問題:
1、制度管理 能源管理制度不健quan,能源管理基礎工作薄弱,缺少能源使用的記錄及分析,---耗定額。
2、計量設備缺失,無分級分項計量 計量設備配備率、完好率不符合要求,能源管理沒有---完整的數據依據。
3、用能設備 用能設備陳舊,有高耗能淘汰設備在用情況;照明未選用節能燈具;空調機組運行效率低,大功率設備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
4、能源浪費現象“白晝燈”、“長流水”現象時有發生。
5、節能改造困難多 無針對性節能改造方案;資金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