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料與調味品有什么區別?
調料是:
咸味調料:咸味自古就被列為五味之一。烹飪應用中咸味是主味,是絕大多數復合味的基礎味,寧波味精,有百味之主之說,味精oem代工,不僅一般菜品離不開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適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濃郁適口。人類認識并利用咸味的歷史以相當悠久,文獻記載中國早利用約在5千年前的黃帝時期。咸味調料包括:醬油、醬甜味調料。
甜味調料:甜味古稱甘,為五味之一。甜味在烹飪中可單獨用于調制甜味食品;也可以參與調劑多種復合味型,使食品甘美可口,還可用于矯味,去苦去腥等,并有一定的解膩作用。在中國烹飪中南方應用甜味較多,以江蘇的無錫菜用甜味重,素有“甜出頭,咸收口,濃油赤醬”之說。自然界存在蜂蜜等天然甜味物早已為人類所食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蜜”字。至東漢已有用甘蔗蔗汁制成的糖。甜味調料包括:蜂蜜、食糖、飴糖。
酸味調料:酸味為五味之一,在烹飪中應用十分廣泛,但一般不宜單獨使用。酸有收斂固澀的效用,可助腸胃-;還能去魚腥、解油膩,味精代工,提味增鮮,生香發色,開胃爽口,增強食欲,尤宜春季食用。酸味調料包括:醋、番茄醬。
調味料酒是專門用于烹飪調味的酒,在gb/t20903《調味品分類》-類中調味料酒歸類為調味品。2007年由中國調味品協會組織北京市食品釀造研究所等單位起草,同年商1務1部發布調味料酒《sb/t 10416—2007》產品標準,產品定義為“以發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鹽可加入植物香辛料,配制加工而成的液體調味品”。隨著調味料酒產品標準的實施,生產工藝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改進。目前各種調味料酒在超市銷售時也均歸類在調味品柜臺銷售。
目前,在香辛料調味品產業生產技術的關鍵在于如何將生產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比如胡椒粉采用-溫萃取技術零下180℃可以使加工成本降低50%,這個提法是否準確?我是有兩方面考慮,一是這種技術是否可行。二是成本計算的準確性為何?是否包含了新設備的投入。近據香港的明報-,經過英國科學家研究并經瑞典羅氏公司-試驗證實:中國的八角具有防ai及抗擊禽流1感的作用,因其含有克流1感成分,可以用于治1療近在范圍內發生的h5n1型禽流1感-感1染。這個信息非常重要,有關科技單位應作進一步的專項。如果我香辛料調味品生產企業掌握了相關技術并開發出系列產品,味精oem,可以用于雞肉的各種烹飪過程。其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是非常-的。該事件充分反映了技術如何與市場相結合這一問題。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調味品企業一手搞科學研究,一手搞產品開發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安記公司利用復合調味品加工的保鮮技術開發出了適合于各種菜肴及湯料使用的益鮮素;適合于燉制排骨的復合調味料排骨王在餐飲業市場上占用很大銷量,這都是以技術進步促進調味品工業化、規模化生產與市場發展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