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葉面肥能補充茶樹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促使茶葉發芽整齊、芽頭粗壯、新梢數量多、葉肉肥厚、產量增加。試驗證明,噴施新型葉面肥能提高鮮葉產量10%~15%,成本低、,投產比1b6.34~6.65。建議在茶樹上大面積推廣使用。但該肥在樹上使用后茶葉內含物變化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同等施肥管理條下,茶樹新型葉面肥的增產增效---。處理?和處理ò分別比處理ó多收干茶(夏茶:一級綠茶)16.8 kgp667 m2和20.8 kgp667 m2,按20元pkg計算,667 m2分別增值336元和416元,投產比分別為1b6.34和1b6.65,而處理ó投產比則為1b6.14。667 m2產值處理?和處理ò分別比處理ó增32.8%和40.6%,經濟效益---。
茶葉產量的高低取決于茶樹上可采摘的新梢數量和重量。因此,在一定范圍內,新梢數量多、芽頭重,是構成茶葉高產的基礎,處理?和處理ò的發芽密度分別為172.5個pm2和180.5個pm2,比處理ó112.5個pm2提高53.3%和60.4%;一芽一葉百芽重處理?和處理ò分別為15.2g和16.2g,比處理ó14.8g增2.7%和9.5%。從次噴肥后,各小區開始記錄鮮葉產量,到7月31日止,累計各小區鮮葉產量折合667 m2計處理?和處理ò分別為275.5 kg和288.1kg,比處理ó250.5 kg增10%和15%,干茶(夏茶:一級綠茶)667 m2處理?和處理ò分別為68.8 kg和72.0 kg,比處理ó51.2 kg增32.8%和40.6%,增產。
農作物葉面追施肥料又叫根外追肥,是目前農業生產中普遍采用一項經濟、增產明顯的措施,---對于解決作物生長后期脫肥,促進作物受到自然災害后迅速恢復生長具有重要作用。科學掌握葉面肥的噴施濃度十分重要,濃度過高,造成肥害,而且微量元素如濃度過高還可能造成;而濃度過低,則肥效不明顯。
下面介紹農作物幾種葉面肥噴施的常用濃度:
1、尿素:常用的噴施濃度1%-1.5%即1-1.5千克尿素兌100千克水;在此范圍內,雙子葉植物,濃度可適當低些;單子葉植物,濃度可適當高些;幼苗期,濃度可適當低些;成苗期,濃度可適當高些。一般禾谷類作物噴施濃度為1%-2%;蔬菜、瓜果等噴施濃度為0.5%-1%;育苗期的幼苗噴施濃度不能高于0.2%。
2、磷酸二氫鉀: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3%左右;配制的方法是取300克 磷酸二氫鉀加100千克水,草莓葉面肥,充分溶解后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可以隨用隨配。
3、---鋅: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1%-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后進行噴施。
4、硼砂或硼酸: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2%-0.3%;配制溶液時先用少量45℃熱水溶化硼砂,再兌足水。
5、多效唑:果樹用1000-1500mg/kg溶液噴施,農作物用50mg/kg溶液噴施。
6、米醋:常用濃度200-250ml兌水40—50kg 噴施。
使用葉面肥應注意:
種,當土壤施肥難以操作時,一是針對微量元素的施用,常采用葉面肥噴施。二是對于地膜覆蓋的作物,在基肥施用量不足的情況下,采用土壤追肥難以進行,此時宜選用葉面噴肥,以補充養分需要。
第二種,當作物生長受到---環境影響時,當土壤環境對作物生長不利時,如水分過多或過少干旱,土壤過酸或過堿時,采取葉面肥噴施,才能迅速補充營養,予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第三種,當作物根系吸收能力衰老時,在作物生長后期,作物根系常表現活力,吸肥能力降低。此時,若要給作物追施肥料,宜選用葉面噴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