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策持續加碼,印染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7 年6 月下旬杭州市發布《杭州市2017 年---污染---實施計劃》,提出推動蕭山區印染行業關停轉遷和兼并重組,河南滌綸短纖生產線,計劃到2021 年印染企業由40 余家減少至19 家。此前中央---組分別于2016 年12月、2017 年4 月進駐廣東、福建等地進行核查,對不達標企業進行停產整頓,未來也有望進駐浙江進行督查。
我國印染行業具有“地域集中度高、行業集中度低”的特點,印染產能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山東等省份,2016 年五省產能合計占比為95.79%。當地政策持續加碼,以及各地督查日益趨嚴,也將持續收縮行業供給,滌綸短纖生產線企業,帶動市場份額向集中。2017 年廣東、福建等地核查導致當地印染供給緊張、染費上漲,政策持續加碼后浙江地區產能也有望收縮,帶動染費穩步提升。
6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1.42%
據統計,2017年6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243.54億美元,同比增長1.42%,環比增長4.05%。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96.62億美元,同比增長5.96%,環比下降7.15%;出-裝及衣著附件146.93億美元,同比下降1.36%,環比增長13.02%。
2017年1-6月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1240.53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531.20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出-裝及衣著附件709.33億美元,同比增長1.44%。
近年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伴隨著紡織工業迅速發展,成為1大的紡織機械制造國。節能、、高i效是21世紀染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短流程以及自動化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等新技術和無水加工技術是未來染整機械的發展趨勢。
因此未來應廣泛采用自動化技術,傳動系統采用交流變頻多單元同步調速系統;在控制系統方面,廣泛應用可編程控制儀(plc)或工業計算機控制(ipc),參數在線監控普遍應用,滌綸短纖生產線價格,提升了染整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工藝穩定性、重現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雖然我國的紡機制造水平提升很快,并與國際間的差距在縮小,但國外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市場份額,在中國本土化制造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并在中國建立運營機構,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提供全1方位服務方案,同時國際制造商也出現強強聯合的趨勢。
目前,我國紡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品的技術含量偏低,雖然企業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強、不專、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機能力非常有限。中國紡機市場上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生產滌綸短纖生產線,但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50%。在金融危機來臨時,紡機企業將舉步維艱。
日前,德國紡織機械制造商針對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發起的“注重能效和”的可持續性倡議及行動,“藍色能效”就是設備與工程領域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國際標志,“藍色能效”理念代表經濟、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