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作綿羊形,器身作半球狀。羊頭昂起,眼、鼻、嘴畢現,兩角向下卷曲,大興安嶺地區銅鼎,雙耳外側飾點紋,胸脯凸出于鼎外,羊背為平蓋,有鼻紐,蓋前端有半圓豁口與羊頸部嵌合,蓋后伸出部分作羊尾,尾上飾云雷紋,子母口,三扁足皆作丁勾形外撇,兩足在前,一足在后。高11厘米,口徑10厘米,銅鼎鑄造廠家,器體單薄靈動,重僅0.8公斤。羊通祥,在古代屬于吉祥用語。古人把羊作吉祥之物予以崇拜,以求吉祥多福。三足羊首鼎,一件別出心裁的-之作。1976年壽縣魏崗出土,銅鼎圓鼎雕塑,現藏壽縣博物館。
鑄客銅鼎,挺拔莊重,-恢宏,重400公斤,為楚王重器,故冠以“大”字。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腹深5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