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的真空熱處理技
真空熱處理技術,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熱處理技術,它所具備的特點,正是模具制造中所迫切需要的,比如防止加氧化和不脫碳、真空脫氣或除氣,消除氫脆,從而提高材料零件的塑性、韌性和疲勞強度。真空加熱緩慢、零件內外溫差較小等因素,決定了真空熱處理工藝造成的零件變形小等。
按采用的冷卻介質不同,真空淬火可分為:真空油冷淬火、真空氣冷淬火、真空水冷淬火和真空硝鹽等溫淬火。模具真空熱處理中,主要應用的是真空油冷淬火、真空氣冷淬火和真空回火。為保持工件如模具真空加熱的優良特性,冷卻劑和冷卻工藝的選擇及制定非常重要,模具淬火過程主要采用油冷和氣冷。
對于熱處理后不再進行機械加工的模具工作面,淬火后盡可能采用真空回火,-是真空淬火的工件模具,它可以提高與表面相關的機械性能,如:疲勞性能、表面光亮度、耐腐蝕性等。
熱處理過程的計算機模擬技術包括組織模擬和性能預測技術的成功開發和應用,使得模具的智能化熱處理成為可能。由于模具生產的小批量甚至是單件、多品種的特性,以及對熱處理性能要求高和不允許出現廢品的特點,又使得模具的智能化處理成為必須。
彈簧按照不同生產次數,比如100萬次、50萬次、30萬次,壓縮量選的越大,彈簧壽命越短,模具壽命也就越短當然彈簧打壞了是可以換的,模具生產一段時間可能彈簧就沒力了,差一點的彈簧還有可能斷在模具里面。一般按照30萬次來計算彈簧的壓縮量,也就是說模具打30萬次彈簧可能就沒力了,當然一般的沖壓模具壽命都沒那么長,也可以按大壓縮量來計算,按大壓縮量來計算的話,只能-彈簧不打爆在模具里面。模具壓得死一點,對產品平面度也有好處。
大壓縮量這個彈簧可以壓下去多少,彈簧的大壓縮量等于彈簧的自由高度乘以彈簧的大壓縮比,例如棕色彈簧,長度為60mm,那么它的大壓縮量為:60*24%約等于14,這根彈簧大可以壓下去14個毫米,它的大行程是14個毫米,模具的行程必須小于14個毫米,超過14個毫米,彈簧就可能會失效、變形,還有可能打斷在模具里面,或模具打爆,沖床壓不下去等。
模具組立之前,也就是裝模之前,必須先計算一下彈簧的壓縮量是否合適,這樣在試模的時候才不用-模具會出問題、打爆等。
沖壓模具中的凹模是整個模具關鍵的組成部分之一,凹模的直接決定著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沖壓件,所有在設計凹模時有以下事項必須要注意:
凹模的刃口與邊緣,刃口與刃口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小
凹模刃口與凹模邊緣之間距離口、刃口與刃口之間距離,必須具有足夠的距離,其數值不能太小。這是因為,距離太小,凹模強度低,在沖壓力及工件或廢料脹力作用下,會引起凹模脹裂,距離值太小,則熱處理淬火時凹模易開裂,模具刃口強度低,因此距離值不能太小,一般地取30~50mm之間,并使凹模外形尺寸盡可能選用標準的凹模坯料,刃口與刃口之間距離的選擇可依凹模刃口復雜情況而定,復雜的應選大些,圓凹模可適當減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