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枇杷種植宜選擇平整,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歷年耕種的高產旱地,以土壤ph6.0為適宜,選地必須考慮水源,---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園能灌溉,交通和運輸方便。不宜選用地勢低平容易積水的土地。種植前要全緬深耕30cm以上。
2、有灌溉條件宜在2~3月份種植;沒有灌溉條件的應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種植。
3、氣候溫暖,枇杷樹生長快,種植密度宜為960.5株/h㎡,株行距3m×3.5m,定植3年后可投產。經一定年限后再實行間伐,有利于管理和獲得早期豐產。
4、在種植年的9~10月份,趁土壤濕潤開挖深60cm、口寬80cm、底寬70cm的定植坑,同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每定植坑施入30kg農家肥或糖泥、0.8kg鈣鎂磷肥作底肥,與表土混合后施入植穴,再將原底土全部回填。回填工作必須在種植枇杷苗2個月前結束,以使基肥充分腐熟、填土沉實。
1、預防措施。
1增施微量元素肥料:3-5月噴灑錳、鐵、鎂、鋅、鉬等微肥,保護根系生長活性。
2水肥管理:根系是芽枯病的重要誘因,應在已改土壤的施肥區開挖施肥穴,求購枇杷樹,深約20-30厘米,引根深入土層。
2、治理措施。
1恢復根系:于6月結合控梢促花方法,切除主根腐爛部分,在好根處開挖寬度40-50厘米,枇杷小苗,---30-40厘米溝穴改土,促進新根生長。
2培育壯梢:受芽枯病為害的枇杷樹,在6-8月會從枯死頂芽下萌發叢生狀態的叢狀側芽,枇杷樹,頂芽下枝條。應于7月作回縮處理,哪里有枇杷樹苗,剪去處以下枝條,待再生枝條長到5-8厘米時抹去多余芽,僅留單芽,然后施復合肥1-1.5kg,促進枝梢生長健壯。未枝條不必回縮,對叢生枝進行抹芽后留一芽即可。
我國是枇杷生產大國。在對枇杷的長期栽培和選育中,形成了眾多的品種,現有枇杷品種300多個。
枇杷品種原產地分類法,是根據枇杷品種原產地的不同,將枇杷品種分為南帶品種群和北帶品種群兩大類。
南帶品種群,主要包括原產于熱帶邊緣及南帶地區的品種,如福建的早鐘6號、解放鐘和長紅3號等。這類品種耐熱性較好,枝梢粗壯。木質部較疏松,生長迅速。樹形較開張,葉片大,果實大,但風味稍淡。開花期和成熟期較一致。將其引至冬季溫度較低的枇杷栽培地區種植,幼果越冬時容易受凍害。
北帶品種群,主要包括原產于北帶及溫帶南緣地區的品種,如浙江的大紅袍和洛陽青、江蘇的白玉和照種,以及安徽的光榮等。這類品種耐寒耐旱性較強,枝梢的木質部硬韌。樹冠擴展級慢,樹形較直立,葉片小,葉色綠。果實較小,果色和風味較濃。開花期和成熟期不一致。
歡迎廣大有意向的客戶撥打圖片上的電話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