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通過智能電表、燃氣表等組成的計量網,對設施各子系統用能狀況進行分項計量,把握、實時知悉企業的用能數據,沈陽節能監測系統,并做節能績效分析。對用能超標進行自動報警。
自控:結合傳感器組成的傳感網,對設備運行進行實時數據采集、系統診斷、智能分析,進而通過設施自控系統實現自動化節能控制。
管理:基于統計模型的節能績效評估,提供相應的分析、圖表和報告工具。能源經理、管理層、運營維護團隊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協同操作。協同化節能技改項目管理,量化的項目節能績效評估。
企業節能監測系統是應用信息化技術建設數字化能源-系統,實現能耗監測,實時、準確地掌握行業、企業及關鍵工序的能源消耗情況。工業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工業耗能占社會耗能的70%左右,建設節能監測系統是實現企業精細化節能管理、促進節能降耗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級工業和信息部門把握能源消費趨勢,學校節能監測系統,加強能耗監測預警、科學制定產業政策的前提和基礎。
節能監測系統建設總體需求分析:
1動態掌握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消費情況,進行地區能源消費結構、能源利用效率等分析;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輔助制定能源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2預測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中央空調節能監測系統,動態節能政策的實施效果,及時做出政策調整,增強調控的主動性。
3利用在線監測數據,樓宇節能監測系統,開展---能效水平比較以及行業內能效水平對標。
4利用在線監測的相對真實、準確的能源消耗數據,及時得出企業用能情況,為企業用能分析做支撐。
5為節能工作-和支持,增強節能的科學性和性、協助節能部門及時發現能耗超標的企業,開展節能。
6推動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能源精細化管理。
7提高節能主管部門行政工作效率,通過節能監測系統,整合部門主要-,通過提高辦公信息化水平,提高-節能管理力量,規范各級節能主管部門的工作程序。
各重點用能單位、牽頭部門和相關建設單位要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和進度要求推進接入端系統建設,及時將數據接入-平臺或平臺并實現每日上傳,---上傳數據。重點用能單位接入端系統要滿足相關技術規范的接口協議和安全要求,基礎軟硬件選擇必須符合在安全可控方面的要求,接入端系統在線監測數據要---來源于準確---的能源計量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