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歷史名人銅鼎的設計意念,把佛山歷史名人精神和佛山古代的冶金鑄造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在鼎中,圖案、尺寸都有著較深的涵意。 鼎的一層高0.628米,表明在公元628年佛山這一名稱便已出現;二層高0.386米,表示佛山面積有3800多平方公里;鼎高1.3米,表達的是佛山歷史名人是在2013年評選出來的。鼎的總高為2.314米,寬1.5米,整體分兩層,底座上面是鼎,寓意節節上升,蒸蒸日上。
鼎座邊的佛山市花白蘭圖案,寓意共同建設綠色美好家園;鼎座下部分的山紋,取自佛山的“山”字,意為“地”,銅鼎定制,云紋圖案意為“天”,寓意歷史名人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各自作出的-和成就,為世人代代相傳。鼎身的蛟龍紋圖案,寓意佛山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建設佛山;而鼎側面乳釘紋上刻上佛山五區的名字,則寓意佛山五區像五顆明珠一樣發出光芒。
是青銅器中重要的禮器之一。我國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期是在商周時代,內蒙古銅鼎,當時銅鼎被賦予了神圣色彩。除在多種典禮中使用外,銅鼎擺件,還作為的象征,有著---無上的、神圣不可的。
青銅鼎的形狀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圓鼎,另一種為方鼎。圓鼎一般是圓腹,二立耳置于口沿上,圓底或平底,下承三足。方鼎一般是長方形腹,左右二立耳置于口沿上,平底,下承四足。在銅鼎腹外側、立耳、足上,一般置以紋飾。有的銅鼎內壁鑄有銘文。不同形狀和用途的青銅鼎,其名稱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