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運轉中水損失的計算說明
1、循環水量在冷卻塔運轉當中,冷卻機組廠商,因下列因素逐漸損失:
a 當熱水與冷空氣在塔體內產生熱交換過程中,部份水量會變成氣體蒸發出去;
b 由于冷空氣系借助機械動力馬達與風車抽送,冷卻機組保養,在高風速狀況下,部份水量會被抽送出去;
c 由于冷卻水重復循環,水中之固體濃度日漸增加,影響水質,易生藻苔,因此必須部份排放,臨滄冷卻機組,另行以新鮮的水補充之。
2、補給水量計算說明:
a 蒸發損失水量e
e = q/600 = t1-t2*l /600
e 代表蒸發水量 (kg/h) ; q代表熱負荷(kcal/h);
600代表水的蒸發潛熱(kcal/h); t1代表入水溫度(℃);
t2代表出水溫度(℃); l代表循環水量(kg/h)飛濺損失水量c
冷卻塔之飛濺損失量依冷卻塔設計型式、風速等因素決定之。一般正常情況下,冷卻機組的用途,其值約等于循環水量的0.1~0.2%左右。c定期排放水量損失d定期排放水量損失須視水質或水中固體濃度等因素決定之。一般 約為循環水量之0.3%左右。
d補給水量m水塔循環水之補給總水量等于 m=e + c + d
冷卻塔用于空調時,溫度差設計在5℃,此時冷卻塔所須之補給水量約為循環水量的2%左右。
冷卻塔為“點聲源”的起始位置
根據已有距離衰減實測資料,分析各起始位置d視進風口為聲源邊緣的規律可知,視冷卻塔為“點聲源”的起始位置d可用下式估算: d=a1/2/4 式中:a——冷卻塔面積,m2。
以目前我國常見范圍的儀化電廠-吳徑電廠的冷卻塔為例,其“點聲源”起始位置d點以進風口底緣為起點,分別為11.18 m及 23.72 m。由此可見,設在離塔以進風口底緣為起點25 m以外的噪聲測點基本上都可將所有的冷卻塔視為“點聲源”。
塔內聲源的治理
dy-1型冷卻塔落水消能降噪聲裝置主要由“支承構架”及“落水消能降噪器”兩大部分組成。“支承構架”又可分為漂浮式及固定式二種形式。在非正常的拆卸下,企業損失的移機費用往往非常高,可能因此產生一系列的維修費用,或是設備的直接報廢。“落水消能降噪器” 以六角蜂窩斜管為主體形式,層高 18 cm,由豎向導人段、無聲擦貼斜段、粘滯減速斜段、疏散灑落挑流段等四個功能段組成。
材質選用 :漂浮式落水消能降噪裝置主要由采用擠拉、注塑或熱壓成型的塑料件或玻璃鋼件受力件構成。其材質特點是結構輕型、便于搬運、易于安裝、防腐---。
固定式落水消能降噪聲裝置上部的支承框架及降噪器的材質選用與漂浮式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下部固定的主、次支承梁系是由型鋼構成的。經防腐處理的型鋼q235具有強度高、剛度好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