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住武漢開發(fā)區(qū)金色港灣社區(qū)的趙蘇,收到朋友寄來的一份新年禮物大呼有趣:這是一份新年掛歷。“可不是普通的掛歷哦,新掛歷是袋做成的,每過完兩個月,掛歷紙就能提著裝東西了。”
這份特殊掛歷共有7張無紡布袋組成一個是“封面”、6張-,掛歷上的圖案是吉祥的紅兔子。每兩個月-上的數(shù)字“過完了”,扯下來就是一個購物袋,無紡布袋廠家定做,經濟實用。
趙蘇說,以往的掛歷多數(shù)是紙印成,掛起來除了看看日子也沒啥太大作用。“用袋這個---挺好,既又實用,以后拿著去超市購物,也不用現(xiàn)場買塑料袋了。”
限塑令“火”了無紡布
廠家生產量多出三四倍,袋子出廠價漲了50%
***商報--- 沃林婀娜 實習生 王鑫
6月1日開始的“限塑令”不僅影響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使一些行業(yè)獲得---的發(fā)展。
【背景】
6月1日起開始實行“限塑令”
今年1月8日,---下發(fā)了《關于---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要求從6月1日起開始實行“限塑令”:購物場所一律不準提供免費塑料袋,免費或變相無償提供的商家罰款可達一萬元。
在這個背景下,作為塑料袋替代品——無紡布袋,進入了很多鄭州消費者的視野。而這也使鄭州一些加工生產無紡布袋的企業(yè)迎來了“春天”。
【現(xiàn)象】
1.無紡布袋需求量增大
“限塑令”發(fā)布后,青海無紡布袋,原先不溫不火的無紡布袋生產企業(yè)突然變得生龍活虎。
鄭州千一無紡布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加工無紡布袋的企業(yè)。昨日,該公司一負責人袁中華向商報實,“限塑令”實施后,讓其公司嘗到不少甜頭。“我們客戶比以前多了三四倍,以前每天加工生產一兩千個袋子,現(xiàn)在每天連軸轉,少也要加工1萬個。”
他說,“限塑令”實施前,自己的客戶多是一些培訓學校。“我們現(xiàn)在的客戶不僅僅是一些超市,還包括一些房地產公司也紛紛下了訂單。”
購物袋開始流行
南京剛開始限塑那幾天,雖然各大農貿市場的攤主們都接到了“塑料袋必須收費”的通知,但執(zhí)行情況并不理想,不少攤主仍舊免費提供塑料袋。
在南京鼓樓區(qū)鎮(zhèn)江路農貿市場的一個攤位上,---說要買西紅柿,攤主從頭上懸著的一把紅紅綠綠的塑料袋中扯下一個遞給---,然后過秤、算錢,整個過程熟練而干脆,定制無紡布袋廠家,完全沒提塑料袋收費的問題。
在戴家巷農貿市場,對塑料袋的管理似乎要嚴格些。攤主李先生說,免費送塑料袋是要罰款的,但他們還有一些庫存的塑料袋,所以有時還是會---地送,只是讓顧客稱塑料袋是自己帶來的。
為了貫徹《關于---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南京市工商局、商貿局和---等聯(lián)合制作了5000份限塑公告,無紡布袋制作廠家,張貼在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的醒目位置上。其中第三條規(guī)定,“集貿市場由開辦單位或經其批準在市場內設立的專營兼營塑料購物袋經營攤位實行統(tǒng)一采購、銷售”。南京獅子橋的孟管理員告訴---,他們已為攤主統(tǒng)一訂購了塑料袋。
來自安徽的常姓攤主,在這里已經做了16年的生意,說起以往提菜籃子的年代,她一邊掰著四季豆,一邊說,“那時候都自己帶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