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按照“集中為主,分散為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則,推進集中供熱、分布式電供暖、分布式氣供暖等多種技術路線應用;所轄縣按照“因地制宜,集中分散并舉,清潔能源替代”的原則,推進集中供熱、分布式電供暖、分布式氣供暖、生物質熱電聯產等多種技術路線應用;農村地區按照“以電為主,以其他清潔能源為輔,分布式與分戶相結合”的原則,推進分布式電供暖、分戶式電供暖、分戶式氣供暖、太陽能跨季節儲熱取暖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供暖等多種技術路線應用。堅持“新建居住建筑執行節能標準水平較現行---水平再提高30%”的原則,要求新建居住建筑能效提升;堅持“---各方面利益和技術經濟合理性”的原則,逐步推進城市老舊小區節能改造。以“財政支持+市縣財政獎補+企業投資+居民自籌”模式,投---模式,多方籌措資金保障清潔供暖任務逐項落實,逐年落實。通過組織機構、政策組織、標準規范、控制、運行維護和考核評價等多種方式保障清潔供暖實施和可持續性。
多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表示,由于電力用煤的燃煤效率和污染排放控制水平較高,對環境的污染比非電力用煤少得多。長期以來,全國電力用煤占煤炭消費總量比重在50%左右。
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不能在煤改清潔能源以后比土暖氣方式的熱舒適性更差。從系統節能性能和舒適性角度考慮,空氣源熱泵與熱水采暖末端結合的方式更具優勢,尤其對城鎮居住建筑需要持續采暖的用戶更合適,目前,智能技術使該類熱水機組可以滿足使用者要求的室溫±℃進行調節,還可以實現值班采暖,使室內自來水管不,并可以解決熱泵的循環水管不的問題。因此,建議推廣采用空氣源熱泵為熱源的混合末端采暖方案,至少在臥室采用熱水采暖末端如散熱器,甚至在以風機盤管為末端的房間也可設置少量的值班采暖末端如一根循環管,使風機盤管停機時室內不至于有驟冷的感覺,并在熱泵系統除霜過程中也不至于使房間變冷,從而---舒適度。例如:在北京地區,冷天水溫設為40~45℃,供回水溫差3~5℃,電動二通閥 常閉,維持室溫18℃時可選擇一組12片的四柱813散熱器,就可滿足8~10平方米的房間采暖需求,而且散熱器總長不超過684毫米,適合安裝在窗臺下,隨著采暖季天氣的變暖,其水溫還可以不斷下調,從而使熱泵系統更節能。然而,單純的空氣源熱泵熱風采暖由于送出熱風的溫度不能低于人體體溫,進口電動二通閥,所以,其末端采暖用風機盤管的傳熱介質溫度不宜低于45℃左右,更不能像熱水采暖末端一樣調到35℃左右,從而導致二者的節能效果、運行的經濟性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