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被涂物表面潮濕或有酸、鹽、咸等物質。
2.涂料和稀料中混有水份。
3.噴砂加工表面過于粗糙,對涂料吸收量大,涂層太薄。
4.現場環境濕度大,大于90%,涂層極易發白失光。
5.現場溫度太低,干燥太慢,水聚在表層造成失光。
6.噴砂加工中的水份清除不凈,混入涂層中產生病變。
7.稀釋劑用量過多。
解決方法:
1.清理好被涂物表面的雜質。
2.妥善保管好涂料,防止混入水份。
3.注意打磨砂紙的粗細,沖壓件拋光,-被涂物一頁頁平整。
4.調整室內溫度或停止施工。
5.施工環境溫度一般在10度以上。
6.清除噴砂加工氣體中的水份,鋁件拋光,保養油水分離器。
7.調整施工配比。
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的目視評定
評定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應在-的散射日光下或在照度相當的人工照明條件下進行。檢查人員應具有正常的視力。
待檢查的鋼材表面應與相應的照片參見第五章進行目視比較。照片應靠近鋼材表面。
評定銹蝕等級時,以相應銹蝕較-的等級照片所標示的銹蝕等級作為評定結果;評定除銹等級時,溫嶺拋光,以與鋼材表面外觀接近的照片所標示的除銹等級作為評定結果。
注:(1影響鋼材表面除銹等級目視評定結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a. 噴射或拋射除銹所使用的磨料,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所使用的工具;
b. 不屬于標準銹蝕等級的鋼材表面銹蝕狀態;
c. 鋼材本身的顏色;
d. 因腐蝕程度不同造成各部位粗糙度的差異;
e. 表面不平整,例如有凹陷;
f. 工具劃痕;
g. 照明不勻;
h. 噴射或拋射除銹時,因磨料沖擊表面的角度不同而造成的陰影;
2目視評定原來涂裝過的鋼材表面的涂銹等級,僅可采用帶有銹蝕等級符號 c 和 d 的照片(如 dst21/2和 cst21/2),究竟選擇哪一張,( 例如是選擇 dst21/2 還是選擇 cst21/2),取決于鋼材表面點蝕的程度
1鋼絲刷清理鋼絲刷除銹清理時,一般用風動或電動旋轉鋼絲刷。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清除氧化皮等,但適用于浮銹的預處理。
2敲產處理手工敲產或動力工具敲產的除銹方法,通常與鋼絲刷除銹方法共同使用。這種方法有時也適用于傳統油漆涂裝前的鋼材表面處理以及其它油漆體系的局部修補涂裝。一般用于清理厚氧化皮,鏟除較厚的銹蝕層,電解拋光,以便在以后除銹時可以經濟一些。
3砂輪除銹砂輪除銹是利用風動或電動旋轉的彈性砂輪片打磨鋼鐵表面來進行除銹的方法,適用于局部除銹和焊縫的處理。這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除銹方法,可以獲得比鋼絲刷除銹或敲產除銹更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