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頻加熱設備淬火熱處理工藝應用!
中頻加熱設備憑借其特殊的加熱原理,當前在機械加工行業(yè)當中非常受熱處理廠家的---。
中頻加熱設備應用在金屬淬火熱處理加熱時,針對不同材質的工件主要看含碳量的變化,我們配套的感應圈離工件的距離也要做稍微的調整。簡單的鑒別方法就是,中頻加熱設備正在工作時的淬火火花鑒別法,檢查工件在砂輪上磨出的火花,可大致知道工件的含碳量是否有變化,含碳量越高,火花越多。
另外一種科學的鑒別方法,就是用直讀光譜儀鑒別鋼材的成分,現(xiàn)代化的直讀光譜儀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工件材料的各種元素及期含量進行檢驗并打印出來,可確定鋼材是否符合圖樣要求。排除工件表面貧碳或脫碳因素,較常見的是冷拔鋼材,材料表面有一層貧碳或脫碳層,此時表面硬度低,但用砂輪或銼刀去掉0.5mm后,再測定硬度,如果發(fā)現(xiàn)該處硬度比外表面為高,并達到要求,這表明工件表面有貧碳或脫碳層。
以工件花鍵軸為例,當我們采用中頻加熱設備進行淬火時,淬火后硬度不均勻分析原因可能有一下幾點:
1.工件材質可能有問題,可能材質含雜質多。
2.淬火時候工藝參數(shù)確定不合理。
3.可能出現(xiàn)的,就是感應圈制作不合理,造成的感應圈離工件遠近不一,而造成加熱溫度不均勻,造成工件的硬度不一。
4.檢查冷卻水路和感應圈的出水孔是否流暢,否則也會引起硬度的不均勻。
關于金屬熱處理中的過熱現(xiàn)象
我們知道熱處理過程中加熱過熱易導致奧氏體晶粒的粗大,使零件的機械性能下降。
1.一般過熱
加熱溫度過高或在高溫下保溫時間過長,引起奧氏體晶粒粗化稱為過熱。粗大的奧氏體晶粒會導致鋼的強韌性降低,脆性轉變溫度升高,增加淬火時的變形開裂傾向。而導致過熱的原因是爐溫儀表失控或混料常為不懂工藝發(fā)生的。過熱組織可經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溫回火后,在正常情況下重新奧氏化使晶粒細化。
2.斷口遺傳
有過熱組織的鋼材,重新加熱淬火后,雖能使奧氏體晶粒細化,但有時仍出現(xiàn)粗大顆粒狀斷口。產生斷口遺傳的理論爭議較多,一般認為曾因加熱溫度過高而使mns之類的雜物溶入奧氏體并富集于晶界面,而冷卻時這些夾雜物又會沿晶界面析出,受沖擊時易沿粗大奧氏體晶界斷裂。
3.粗大組織的遺傳
有粗大馬氏體、貝氏體、魏氏體組織的鋼件重新奧氏化時,以慢速加熱到常規(guī)的淬火溫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奧氏體晶粒仍然是粗大的,這種現(xiàn)象稱為組織遺傳性。要消除粗大組織的遺傳性,可采用中間退火或多次高溫回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