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對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度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為200至300度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很多。所以,把肉煮酥燜爛的時間要比炒、炸多幾倍,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品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后加鍋蓋-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調味品基礎知識 -作用
調味品不僅在飲食中被用來調味,以提高食欲,而且其本身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也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物質。
調味品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如食1鹽是人體無機鹽的主要來源;味精含有谷氨酸鈉成分;醋可軟化植物纖維,花椒粉oem,促進糖、磷、鈣的吸收,有保護-c 的作用;糖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還能起到保1肝的作用;蔥、姜、蒜都含有蛋白質、糖、維生◎ 食1鹽
1 鹽有“百味之1王”的美稱。鹽在烹調中的作用主要有:
● 提鮮。由于鹽對鮮味物質有提鮮作用,因此,菜肴中不放鹽或鹽放得很少,吃起來就無味,人們常說的“咸中有味”就是這個道理。
● 保原味。為了保持原料的本味,花椒粉,有些食物在烹調前要用鹽腌一下,花椒粉批發,如雞、鴨、肉、魚、蝦、青筍和黃瓜等。腌去部分水分可以-原料的基本味道不變。
● 保鮮。把食物原料洗凈,切成片或塊等形狀,在上面撒上一些鹽,可起到短期的保鮮作用。
● 殺菌防腐。鹽為電解質,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即有較強的脫水作用。食物上的細1菌由于食1鹽的脫水作用而被殺1死,從而起到防腐、防變質的作用。
投放的1佳-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烹制含堿食物時不要放味精,以免產生-氣味。甜味菜、酸味菜中也不要放味精。不可多吃。高湯、雞肉、雞蛋、水產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忌高溫烹調,否則會產生致ai物。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因為味精可能會引起胎兒缺陷;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1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所以,高血1壓-不但要-食1鹽的攝入量,而且還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