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什么是高頻淬火?什么是中頻淬火?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是什么?來講解下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一、什么是高頻淬火
高頻淬火絕大多數是用于工業金屬零件表面淬火,機床導軌淬火設備定制,是使工件表面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迅速加熱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種金屬熱處理方法。
二、什么是中頻淬火
中頻淬火是將金屬件放在一個感應線圈內,感應線圈通交流電,高頻機床導軌淬火設備,產生交變電磁場,在金屬件內感應出交變電流,由于趨膚效應,電流主要集中在金屬件表面,所以表面的溫度高,在感應線圈下面緊跟著噴水冷卻或其他冷卻,由于加熱及冷卻主要集中在表面,所以表面改性很明顯,而內部改性基本沒有,可以特殊的熱處理效果。
高頻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用45鋼制造的零件,其加工路線如下:備料—鍛造—正火—機械粗加工—調質—機械精加工—高頻感應加熱
正火:
將鋼件加熱到上臨界點(ac3或acm)以上40~60℃或更高的溫度,保溫達到完全奧氏體化后,在空氣中冷卻的簡便、經濟的熱處理工藝。正火組織要比退火組織更細一些,其機械性能也有所提高。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正火應用于低碳鋼,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韌性也較好,可作為切削加工的預處理。
高頻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調質:
調質通常指淬火+高溫回火,以獲得回火索氏體的熱處理工藝。 方法也就是先淬火,淬火溫度:亞共析鋼為ac3+30~50℃;過共析鋼為ac1+30~50℃;合金鋼可比碳鋼稍稍提高一點。淬火后在500~650℃進行回火即可。調質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強度、塑性、韌性都比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高頻感應加熱表面淬火:
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脫碳,變形小等優點,通過快速加熱使待加工鋼件表面達到淬火溫度,不等熱量傳到中心即迅速冷卻,僅使表層淬硬為馬氏體,中心仍為未淬火的原來塑性、韌性較好的退火或正火及調質組織。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都屬于表面熱處理技術的一種,都是利用高頻率(或中頻率、工頻)的感應電流,使鋼件表面迅速加熱,隨后立即冷卻的一種方法。
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工作原理一樣,都是感應加熱原理:即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荊州機床導軌淬火設備,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超音頻機床導軌淬火設備,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不過加熱過程中,感應電流在工件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同的電流頻率產生的加熱效果也是不同的:
1、高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100~500 khz
淬硬層淺(1.5~2mm)
硬度高
工件不易氧化
變形小
淬火-
適用于摩擦條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較小的齒輪、軸類(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
2、中頻淬火
電流頻率在500~10000 hz
淬硬層較深(3~5mm)
適用于承受扭曲、壓力負荷的零件,如曲軸、大齒輪、磨床主軸等(所用材料為45號鋼、40cr、9mn2v和球墨
簡而言之,高頻淬火和中頻淬火的區別就是加熱厚度的不同,高頻淬火可以短時間的表層淬硬,晶體組織很細,結構變形小,而中頻表面應力比高頻的要小。 感應加熱設備廣泛用于金剛石圓盤鋸,硬質合金刀具,刀具的釬焊,小型工件的熱處理淬火,退火,調質,熱變形,小量有色金屬的熱處理淬火,退火,熱變形,熔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