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導熱油的牌號及用熱工藝要求,正確選用各種牌號節能導熱油,并嚴格守化工部《熱載體加熱爐安全技術規程》中的各項規定,正確使用導熱油。
2.在使用中應認真檢查,嚴防水、酸、堿及低沸點物漏入使用系統,并加裝過濾裝置,防止機械雜物進入,-油品純度
3.節能導熱油適用于燃煤、燃氣、燃油加熱熱爐作載熱體,電加熱反應釜等供熱設備使用時,應具有膨脹槽和貯槽及其它安全組件和溫控儀表等配套設施,-安全運行。
4.凡舊供熱設備更換新導熱油時,必須消除內壁雜物,以免影響導熱油的傳熱效率和使用壽命。
5.導熱油投入使用,在開始運行時先啟動循環油泵運行半小時后,化工行業導熱油,再點火升溫,在初次使用時應緩慢升溫每小時20℃,當溫度升至130℃左右時,要保溫一段時間,當溫度升至180℃-200℃時再保溫一段時間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6.高溫導熱油經使用半年后,應進行一次油品分析。若長期使用后,發現傳熱---差、或發現異常情況,應根據油品分析結果決定主要控制項目,殘炭不大于1.5℅,礦物型導熱油,酸值不大于0.5mgkoh/g,閃點變化
在選擇導熱油前,首先應確定適當的加熱工藝流程,委托部門做系統設計。如果系統已經結焦,需要再次選油,則應認真找出結焦的原因,對系統設計、部件設置和操作管理中的問題糾正,同時還要對系統進行認真清洗。
1考察產品使用溫度的真實性經石科院采用熱穩定性試驗方法確定,即在使用溫度下進行試驗后外觀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淀,總變之率不大于10%所對應溫度。通過與新標準作對照,分析產品說明書的真實性。尤其要了解其規定的使用溫度是如何確定的,有無機構的檢測報告。根據國際化標準分類,礦物型導熱油的溫度使用溫度不超過320℃,導熱油,多數該油品的使用溫度為300℃。
2考察產品的蒸發性和安全性閃點符合標準指標要求,初餾點不低于其使用溫度,餾程比較窄,燃點比較高。
3考察產品的精制-外觀為淺黃色透明液體,儲存穩定性好,光照后不變色或出現沉淀。殘炭不大于0.1%,硫含量不大于0.2%。
4考察產品的低溫流動性根據用戶所處地區和設備的環境溫度情況,選擇適宜的低溫性能。qb和qc傾點不高于-9℃,低溫運動粘度0℃或-溫度相對比較低。
5考察產品的傳熱性能具有較低的粘度、較大的密度、較高的比熱容和導熱系數。
6選擇正規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有條件可實地考察其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的完善情況。
檢測
導熱油檢測要素有七點,因導熱油又名熱傳導液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質.如粘度、蒸汽壓、沸程、初餾點、閃點、燃點、流點等。運行中定期檢驗的目的是了解油品內在的變化,并由此發現系統設計、操作管理及導熱油自身的問題,及時糾正以延長使用壽命。從以下檢驗項目可說明運行中熱導熱油的變質情況:
1、餾程 餾程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分子的變化,國外采用氣相色譜法,經與新油的餾程進行比較,以高沸物和低沸物含量表明熱傳導液發生裂解和聚合的程度。 2、粘度 粘度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分子和結構的變化。裂解使粘度下降,而聚合和氧化使粘度上升。這些變化對高溫范圍的粘度影響很小,空調工業導熱油,但對低溫粘度影響較大,因此對寒冷地區和伴有冷卻的操作工藝來說,低溫粘度增長應引起重視。 3、酸值 酸值的變化表明熱傳導液的老化程度。酸值上升通常是油品發生氧化所致,主要發生在膨脹槽不采用氮封的系統中。但當老化到一定程度時,可溶性有機酸可能進一步聚合生成高分子氧化產物,這時酸值又可能下降。因此,要注意從酸值的變化趨勢判斷油品的老化程度。 4、殘炭 殘炭是運行中的熱傳導液經蒸發和裂解后留下的殘炭量。在運行中殘炭量往往隨時間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可說明高分子炭狀沉積物形成的傾向和老化的程度。 國外常測定或戊烷不溶物,包括油不溶物和因裂解、聚合而產生的樹脂狀物。因該方法未經蒸發和熱解,可準確說明油品中不溶物的含量。 5、閃點 閃點是主要的安全性指標,說明高揮發性產物和可燃性氣體形成的可能性。閃點下降過多可能成為事故的---。 一般通過以上檢驗項目對熱傳導液的變質情況進行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