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柏形態(tài)特征
喬木,---12米;樹皮褐色,縱裂成長條薄片脫落;枝條斜展或直展,樹冠塔形或圓柱形;小枝下垂,三棱形。葉三葉輪生,條狀披針形或條狀刺形,長1.2-2厘米,很少長達3.2厘米,寬1.2-2毫米,信陽90公分刺柏基地,先端漸尖具銳尖頭,上面稍凹,中脈微隆起,綠色,信陽90公分刺柏柏小苗,兩側(cè)各有1條白色、很少紫色或淡綠色的氣孔帶,氣孔帶較綠色邊帶稍寬,在葉的先端匯合為1條,下面綠色,有光澤,具縱鈍脊,橫切面新月形。
雄球花圓球形或橢圓形,長4-6毫米,信陽90公分刺柏苗基地,藥隔先端漸尖,背有縱脊。球果近球形或?qū)捖褕A形,長7-10毫米,徑6-9毫米,兩年成熟,熟時淡紅褐色,被或脫落,頂端有3條輻射狀的及3個鈍頭,間或頂部微開裂;種子3粒,稀1粒,半月圓形,具3-4棱脊,頂端尖,近基部有3-4個樹脂槽。
對于播種、扦插、壓條繁殖的刺柏幼樹,可用金屬絲進行蟠扎,蟠扎時要盡量利用樹干的原有形態(tài),加工成單干式、斜干式、曲干式、臨水式,懸崖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對于生長多年的老樁造型要因樹而異,參考大自然中的柏樹形態(tài)和繪畫中的古柏,采用粗扎細剪的方法,以表現(xiàn)出柏樹既蒼老古樸又生機勃勃的風姿。刺柏在蟠扎時常以金屬絲邊纏繞、邊扭轉(zhuǎn)、邊彎曲,有人稱其為“扭筋轉(zhuǎn)骨法”。在蟠扎主枝時應(yīng)順著金屬絲扭曲的方向向下壓,以防止基部裂開。
刺柏盆景怎么養(yǎng)
刺柏別名: 刺松
柏科刺柏屬,信陽90公分刺柏, 常綠喬木。樹冠狹圓錐形, 小枝柔軟下垂, 葉翠綠色, 3 枚輪生, 呈披針形, 中脈微隆起, 兩側(cè)各有一條帶, 產(chǎn)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
刺柏性喜光照, 稍耐陰。其適應(yīng)性強, ---干旱和瘠薄, 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均能生長。盆栽時宜用肥沃、排水---、富含腐殖質(zhì)的泥土, 可使長勢---。
刺柏樹姿挺立秀麗, 枝葉下垂, 十分優(yōu)美雅致, 是制作盆景的理想素材。制作時以修剪為主, 適當蟠扎, 再配以山石, 頗有蒼勁高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