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
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化學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后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后,有時還要進行其他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性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以利于進行各種冷、熱加工。
1.
把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并在此溫度下保溫,寧津齒輪熱處理,然后緩慢冷卻到室溫.
a,
硬度,消除鋼中不均勻組織和內應力.
b
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鋼的硬度,---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鋼.
c
300度以下,再室溫冷卻.退火過程中組織不發生變化,主要消除金屬的內應力
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溶解度與溫度有很大影響。奧氏體不銹鋼在經400℃~850℃的溫度范圍內時,20crmnti齒輪熱處理,會有高鉻碳化物析出,當鉻含量降至耐腐蝕性界限之下,45鋼齒輪熱處理工藝,此時存在晶界貧鉻,會產生晶間腐蝕,汽車變速箱齒輪熱處理,---時能變成粉末。所以有晶間腐蝕傾向的奧氏體不銹鋼應進行固溶熱處理或穩定化處理。
固溶熱處理:將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奧氏體中,然后快速冷卻至室溫,使碳達到過飽和狀態。這種熱處理方法為固溶熱處理。
固溶熱處理中的快速冷卻似乎象普通鋼的淬火,但此時的淬火與普通鋼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軟化處理,后者是淬硬。后者為獲得不同的硬度所采取的加熱溫度也不一樣,但沒到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