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作綿羊形,器身作半球狀。羊頭昂起,眼、鼻、嘴畢現,兩角向下卷曲,雙耳外側飾點紋,胸脯凸出于鼎外,羊背為平蓋,有鼻紐,蓋前端有半圓豁口與羊頸部嵌合,蓋后伸出部分作羊尾,尾上飾云雷紋,子母口,三扁足皆作丁勾形外撇,兩足在前,一足在后。高11厘米,口徑10厘米,器體單薄靈動,重僅0.8公斤。羊通祥,在古代屬于吉祥用語。古人把羊作吉祥之物予以崇拜,以求吉祥多福。三足羊首鼎,一件別出心裁的---之作。1976年壽縣魏崗出土,現藏壽縣博物館。
鑄客銅鼎,挺拔莊重,---恢宏,重400公斤,為楚王重器,故冠以“大”字。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腹深52厘米。
青銅冶煉和青銅器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進入---青銅時代,歷經夏、商、周,銅鼎擺件,持續了1500多年的時間。正是從那個時始,中國古代邁開了文明的步伐。在中國發現的青銅器,不管是數量、種類還是精美程度,在上都是---的。與青銅器同樣的,還有商代殷墟甲骨文,開光銅鼎擺件,它的被發現使中國歷史進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