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強度是指聚合釜每立方米容積每年的生產量。聚合實驗室反應釜生產強度取決于2個方面的因素,電加熱反應釜,一是聚合釜設計的傳熱能力,反應釜,二是化工工藝設計的聚合反應時間和生產輔助時間。
提高聚合釜的傳熱能力通常采用配套的攪拌與擋板組合、高傳熱系數的傳熱結構、適宜的冷卻水流速和回流冷凝器等。
縮短聚合生產周期通常的工藝措施有加冷熱水技術;防黏釜技術;采用復合引發劑,降低熱負荷分布指數;帶壓出料;采用部分冷凍水等。
聚合釜的高傳熱能力與其適應的化工工藝措施相結合,聚酯反應釜,-了聚合釜的高生產強度。
近幾年,我國的一些樹脂生產廠采取了許多工藝措施,使得在用的聚合釜生產強度大幅度提高,有的國產聚合反應釜生產強度已經超過了350t/(m3?a),甚至可達到400t/(m3?a)以上,這一指標為目前國際的-水平。
高壓反應釜試運前的準備工作:
1、高壓反應釜設備檢修記錄齊全,新裝設備及更換的零部件均應有合格證
2、高壓反應釜按檢修計劃任務書檢查完成情況,并詳細復查檢修,做到工完、料凈、現場清,升降翻轉反應釜,零部件完整無缺,螺栓緊固。
3、高壓反應釜檢查潤滑系統、水冷卻系統,應暢通無阻。
4、高壓反應釜檢查電動機、主軸的轉向,應符合設計規定。
反應釜結構及操作壓力
1、反應釜結構
反應釜實驗室反應釜和磁力反映度結構基本相同,除有反應釜體外,還有傳動裝置、攪拌和加熱或冷卻裝置等,可---傳熱條件,使反應溫度控制得比較均勻,并不強化傳質過程。
2、反應釜操作壓力
實驗室反應釜操作壓力較高。反應釜內的壓力是化學反應產生或由溫度升高而形成,壓力波動較大,有時操作不穩定,突然的壓力升高可能超過正常壓力的幾倍,因此,大部分反應釜屬于受壓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