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鋁件組芯外型工藝的留意事項
(1)關于大型鋁鑄件中部分很厚的部位,在其上設置冒口要非常謹慎,以防在原有熱節的根底上再構成工藝熱節,在部分很厚的部位,配用冷鐵的效果常常要好于單用冒口的效果。
(2)關于通身壁厚較薄的環形或框形鑄件,當澆注系統設置在鑄件中心部位時,直澆口與橫澆道圈之間的澆道做成折線方式,以防收縮時產生拉應力使鑄件產生變形與裂紋。
(3)關于網格類和隔板較多的大型鋁鑄件,要防止產生澆缺乏的缺陷,除了要將內澆口對準網格或隔板的走向外,鑄件自身的排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藝要素。
(4)砂型鑄造時,關于尺寸過大而無適用砂箱的鑄件以及關于-一個面有較復雜腔室的鑄件,采用組型和組芯外型的辦法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5)組芯外型時,應把握好以下四方面,東莞鑄鋁件,砂芯放置的穩定性;砂芯定位的-性;組芯外型的可操作性;組芯與其他工藝要素的互容性。組型外型時,應在組型砂塊外停止圍砂,以防產生漏箱。
壓鑄鋁鑄件的熱處理工藝可以分為四類:
1.鋁鑄件生產后退火處理,將鋁合金鑄件加熱到較高的溫度,一般約為300℃左右,保溫一定的時間后,隨爐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退火。在退火的過程中固溶體發生分解,二相質點發生---,可以消除鑄件的內應力,穩定鑄件的尺寸,減少變形,增大鑄件的塑性。
2.鋁鑄件廠家的固溶處理,廣州鑄鋁件,把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惠州鑄鋁件,接近于共晶體的熔點,在該溫度下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并隨后快速冷卻,使強化組元在鋁中限度的溶解,這種高溫狀態被固定保存到室溫,該過程稱為固溶處理。固溶處理可以提高鑄件的強度和塑性,---合金的耐腐蝕性能。
3.翻砂鋁鑄件的時效處理,將固溶處理后的鑄件加熱到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出爐,在空氣中緩慢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時效,時效處理進行著過飽和固溶體分解的自發過程,從而使合金基體的點陣恢復到比較穩定的狀態。
4.鋁鑄件的循環處理,將鑄件冷卻到零下溫度,如-50℃、-70℃或-196℃保溫一定時間再加熱到鑄件的工作溫度,這種多次加熱和冷卻的過程稱為循環處理。循環處理的目的是,由于多次加熱和冷卻引起固溶體點陣的收縮和膨脹,使各相的晶粒發生了少許位移,使相質點處于穩定的狀態,從而提高鑄件尺寸的穩定性,適合精密零件。
鑄鋁件加工在高溫合金的顯微組織較為復雜,其組成相有:碳化物、硼化物等,根據合金成分不同,這些相的形態、數量、尺寸和分布有所差異,但相的種類基本相同。在一般的凝固條件下,合金為樹枝狀晶組織。鑄件是液態成形的,實現近凈形化具有大的優良性,在結構方面鑄件的內腔和外形用鑄造方法一次成形,使其接近零件的形狀,使加工和組裝工序減至少;在尺寸精度和表面方面,使鑄件能接近產品的要求,做到元余量或小余量;另一方面,鑄鋁件,被保留的鑄造原始表面有益于保持鑄件的耐蝕和耐疲勞等優良性能,從而增加產品壽命。努力增加鑄件的尺寸精度和減少表面粗糙度,推進鑄件近凈形技術的發展是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