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1信部發布新規,多舉措規范印染產業轉型升級
工1信部于2017 年7 月14 日發布《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17 年版征求意見稿》,化纖成套設備供應商,提出多項舉措促進印染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新版規范條件將于2017 年7 月底完成公示,此后正式規定將會推出并實施,《印 染行業準入條件2010 年修訂版》將同時廢止。具體內容包括:
1企業布局方面:印染企業建設地點需符合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保護區和主要河流兩岸規定范圍內不得新建印染項目,已建項目需關閉、搬遷或轉產。缺水或水質較差地區不得新建印染項目,水源相對充足地區新建項目需在工業園區內集中建設,園區外企業要搬遷入園,實行集中供熱和污染物集中處理。
2工藝設備方面,印染企業要采用技術、節能的設備,新建或擴改建生產線總體要達到或接近國際領1先水平,禁止使用規定的淘汰類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禁用達不到節能要求的二手設備。
3管理方面,印染企業產品要符合或行業標準,產品合格率達95%以上,設置專門機構或人員對能源、取水、排污情況進行---。支持企業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4資源消耗方面:印染企業單位能耗及用水量需達到規定,例如棉、麻、化纖及混紡機織物百米能耗不高于30 公斤,取水量不超過1.6 噸。
5及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印染廢水應自行處理或接入集中廢水處理設施,在線監控,達標排放,水重---用率達40%以上。企業要定期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開展能源審計,化纖成套設備,提高清潔生產水平。
近年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伴隨著紡織工業迅速發展,成為全球1大的紡織機械制造國。節能、、高i效是21世紀染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短流程以及自動化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子處理等新技術和無水加工技術是未來染整機械的發展趨勢。
因此未來應廣泛采用自動化技術,傳動系統采用交流變頻多單元同步調速系統;在控制系統方面,廣泛應用可編程控制儀(plc)或工業計算機控制(ipc),參數在線監控普遍應用,提升了染整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化纖成套設備批發,使工藝穩定性、重現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雖然我國的紡機制造水平提升很快,并與國際間的差距在縮小,但國外制造商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市場份額,在中國本土化制造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并在中國建立運營機構,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提供全1方位服務方案,同時國際制造商也出現強強聯合的趨勢。
目前,我國紡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品的技術含量偏低,雖然企業做得很大,但做得不強、不專、不精,生存能力及抗危機能力非常有限。中國紡機市場上國產設備的數量占到80%,但銷售額所占比例不足50%。在金融危機來臨時,紡機企業將舉步維艱。
日前,德國紡織機械制造商針對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發起的“注重能效和”的可持續性倡議及行動,“藍色能效”就是設備與工程領域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國際標志,“藍色能效”理念代表經濟、和社會責任。
7月4日,中國建筑防水協會與北京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聯合發布《2013年全國建筑滲漏狀況調查項目報告》。據報告顯示:本次抽樣調查涉及全國28個城市、850個社區,共計勘察2 849棟樓房,訪問3 674名住戶。抽樣調查建筑屋面樣本2 849個,滲漏率95.33%;抽樣調查地下建筑樣本1 777個,滲漏率57.51%;抽樣調查住戶樣本3 674個,滲漏率37.48%。上述數據表明,吉林化纖成套設備,目前全國建筑滲漏情況相當---。
對此,中國建筑防水協會分析-,行業產能過剩形成的“---鏈”是導致建筑滲漏率居高不下的根源;---除建筑滲漏,需動員---、行業、企業和社會的力量,齊抓共管,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