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是指磨料顆粒的尺寸,其大小用粒度號表示。-規定了磨料和微粉兩種粒度號。
粒度是指磨料顆粒尺寸的大小。粒度分為磨粒和微粉兩類。對于顆粒尺寸大外圓磨砂輪于 40μm的磨料,稱為磨粒。用篩選法分級,粒度號以磨粒通過的篩網上每英寸長度內的孔眼數來表示。如60 # 的磨粒表示其大小剛好能通過每英寸長度上有60孔眼的篩網。對于顆粒尺寸小于40μm的磨料,稱為微粉。用顯微測量法分級,用w和后面的數字表示粒度號,其w后的數值代表微粉的實際尺寸。如w20表示微粉的實際尺寸為20μm。
磨料粒度號及其顆粒尺寸
不同粒度砂輪的使用范圍
1.化學成分合金的化學成分應符合gb/t15114-1994的規定。
2.力學性能
當采用鑄造模具試樣檢驗時,其力學性能應符合gb/t15114-1994規定當采用鑄造模具本體檢驗時,其定部位切取試樣的力學性能不得低于單鑄試樣的75%,鋅合金管類拉絲機,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雙方商定。...................................................
磨削加工作為試樣制備的后一道工藝,對試樣表面影響很大,砂帶拋光工藝相對于傳統砂輪磨削來說,有,數控管類拉絲機,-等優點,適于試樣加工,管類拉絲機,通過一系列的正交實驗和單因素實驗,探索了拋-度,進給速度,拋光-和砂帶料度對試樣表面完整性的影響。
試樣制備在材料力學性能測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加工后試樣表面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材料各種力學性能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性,優期是疲勞試樣,表面對其測試數據的影響更為明顯,因此無論是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標準還是-,都對疲勞試樣的表面做了規定,要求說量減少試樣表面的加工硬化和殘余應力,從而減少由于機械加工對測試數據帶來的影響,此外,各標準均要求試樣工作部分的加工紋路為縱向紋路。
砂帶拋光工藝具有加工、“冷態”磨削 砂帶拋光機 磨削速度穩定,成本低等優點,近期獲得迅速發展,將砂帶拋光工藝引入試樣加工領域,可有效降低試樣表面粗造度,減砂試樣表面殘余應力和硬化,獲得較高的表面,并且可以實現縱向紋路的加工,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基于試樣加工的需求,針對a-100鋼材,對砂帶拋光工藝進行實驗研究,探討各工藝參數對試樣表面完整性的影響。
1 砂帶拋光工藝可以實現試樣表面縱向紋的加工,減砂表面微缺陷,有效-試樣表面。
2 砂帶拋光工藝可以有效降低試樣表面精糙度值ra,砂帶粒度對ra值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砂帶粒度越細,拋光后試樣的表面粗糙度越小.
3 砂帶拋光工藝可以降低試樣表面殘余應力,表面殘余應力隨磨削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隨進給速度的增加面增加,不銹鋼管類拉絲機,對于磨削-而言,則是隨磨削-的增加,試樣表面殘余應力值先降低的增加,砂帶粒度過大或過小,都會使殘余應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