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地螺絲、白雞娃、白根、羊角七。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
白芨有廣泛的用藥價值及園林價值。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消除腫脹生長新肌。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于較為蔭蔽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
白芨的初生假鱗莖是圓球形,生長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塊狀假鱗莖。
葉4-6枚,白芨種苗,狹長圓形或披針形,長8-29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狹成鞘并抱莖。
栽種后,于第4年10月當莖葉枯黃時采收。此時地下塊莖以長成8-12個,相當擁擠,過遲采收,生長---。采挖時,用尖鋤離植株40-50cm處逐步向中心處挖取,挖出老根莖,清除地上殘莖枯葉,然后用二齒耙小心挖取塊莖抖去泥土,運回加工,挖出的塊莖要除去須根。要注意勿將白及挖傷或挖破。
白及藥材
將白及塊莖單個摘下,不去須根,先選留具老桿的塊莖作種栽。然后,剪去莖稈,放入籮筐內,置清水中浸泡1小時候,用足踩去粗皮,洗凈泥土投入沸水中煮5-10分鐘,白芨種子購買,至塊莖內無白心時,撈出曬干。若遇陰雨天可炕干。然后,放入籮筐內來回撞擊,去凈粗皮與須根,篩去灰渣即成。加工方法有2種,如下:
1.籠蒸法:將有空蒸籠的鍋內水以大火燒沸,將白及放進蒸籠里蒸15~20分鐘,安順白芨,以蒸至剛熟過心為度。取出,放于烘烤架上烘烤。烘烤溫度保持55~60℃,經常翻動。也可白天曝曬,夜晚再烘烤。
2.水煮法:把白及投入沸水中煮10~15分鐘,以熟過心為宜。撈出,瀝干水,烘烤。烘烤方法與籠蒸法相同。
白芨的經營模式以藥材商及企業與當地眾多中小農戶進行土地及藥材種植的承包運營方式進行為主。從白芨的產業布局來看,在國內的中藥藥材市場中,白芨主要分布在貴州、安徽、廣西、四川等地目前來看,白芨多是隨購隨銷、各藥材商存貨較少。從江南地區大的藥材市場安徽亳州市場了解到,多數經營戶僅存貨500kg左右,有時只能幾家散戶聯手集中貨源以供客戶。而在白芨主要集散地之一的四川荷花池藥材市場筆者也了解到:很少見有存貨3-5噸的大戶,存貨幾百千克的散戶也僅有20多家。據了解,白芨其他產區藥材收購部門的白芨庫存量也不大。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薄弱的庫存和較少的采集量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