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的技術背景
自20世紀60年代ps版應用到膠印之后,膠印制版工藝一直沿用感光制底片、拼版、曬版、ps版沖顯的印前工藝。為了加快制版速度,減少中間環節和網點損失,提高印刷,20世紀70年代末期,美國、日本一些公司開始研制開發ctp(computer- to-plate)系統和版材,并于20世紀 80年代形成初級產品,進入90年代以后,ctp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近期正處在推廣應用階段。
ps版與ctp版區別
ps版:
由于設備性能和印刷品-的不同,溫州ctp,對ps版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如精細印刷品會要求版材的感光層分辨率高、網點還原性好、大面積平網要均勻等要求,報紙印刷則希望印版耐印率高、曬版時間短等,但是總的來說,ps版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光聚合型和光分散型兩種。
ctp版:
ctp版相對于ps版來說,ctp廠家,ctp版材的種類和品種更多,現在ctp市場上,銷量較大的3種ctp技術分別是銀鹽、熱敏和紫激光,利用這些技術生產的印版為銀鹽版、熱敏版和光聚合版,而其他還有ctcp以及噴涂蒙版型等版材。
ctp制版機就是computer to plate的縮寫,ctp印刷出版,屬于計算機直接制版印前設備。早的ctp技術由柯達于1995年推出,ctp印刷設備,drupa 2000展覽會上,ctp技術有了一次飛躍,技術成熟,設備開始真正進入應用階段。
ctp工作流程
1.圖像處理
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圖像的調整與校色 色彩調整與校正 圖像的銳化處理。
大多數掃描稿都需通過進行銳化處理補償掃描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輕微模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