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豆莢野螟娥屬螟蛾科。是-目昆蟲的一個大科,許多種類直接或間接為害各種農作物及農產品,全已記載螟蛾約有一萬種,我國已知一千余種。成蟲體型中等至小型,通常白天不見活動,夜晚飛向燈火。幼蟲光滑只有少數剛毛,有三對胸足、五對腹足。蛹多luo露,螟蛾幼蟲是農林各種作物的害蟲。
豆莢野螟,別名:大豆卷葉螟。
想要了解更多誘捕器的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中捷四方公司網站。
以下內容由中捷四方公司為您提供,今天我們來分享誘捕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同行業的朋友有所幫助!
此蟲1年發生代數因地區而異。東北延邊梨區1年發生1代,遼寧、河北、山西北部1~2代,山東、河北中南部、 四川重慶、山西中南部梨區2代,陜西、河南、安徽、江蘇2~3代。各地均以幼齡幼蟲在花芽內做灰白色小繭越冬。1代區,越冬幼蟲出蟄期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幼蟲開始出蟄后5天即進入盛期;2代區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蟲出蟄后7天即進入盛期;2~3代區為3月上旬至5月中旬,且越冬幼蟲出蟄無明顯集中的表現。越冬代幼蟲多在6月上旬化蛹,蛹期8~15天,yu化期:1代區在7月間,2代區在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每雌成蟲產卵64粒,zui多可達213粒。卵期7~8天。1年發生1代者,到7月下旬開始在芽內作小繭越冬。1年發生2代者,一年危害可分為三個階段:越冬代主害梨芽及幼果,發生在3月下旬至5月;-代主害梨果,發生在6~7月間;第2代于8~9月食入芽內,經短期危害后,即在芽內過冬。
以下內容由中捷四方公司為您提供服務,米面蛾誘捕器價格,希望對同行業的朋友有所幫助。
印度谷螟(二)小型蛾子。體長5~9 mm,翅展13~16 mm。頭部灰褐色,腹部灰白色。頭頂復眼間有一伸向前下方的黑褐色鱗片叢。下唇須發達,伸向前方。前翅細長,基半部黃白色,其余部分亮赤褐色,并散生黑se斑紋。后翅灰白色。一般雄成蟲體較小,腹部較細,腹末呈二裂狀,雌成蟲體較大,腹部較粗,腹末成圓孔。
卵
長0.3 mm,乳白色,橢圓形,一端頗尖。卵表面有許多小顆粒。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0~13 mm,體呈圓筒形,中間稍膨大。頭部赤褐色,上顎有齒3個,中間一個zui大;頭部每邊有單眼6個。胸腹部淡黃白色,腹部背面帶淡粉紅色。中胸至第八腹節剛毛基部無mao片。腹足趾鉤雙序全環。雄蟲第五節腹節背面有1對暗紫se斑即為睪wan。
蛹
長約6 mm,細長形,橙黃色,背面稍帶淡褐色,前翅帶黃綠色。復眼黑色。腹部略彎向背面。腹末著生尾鉤8對,其中以末端近背面的2對接近及zui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