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機降溫排濕階段。棗能否順利干燥和干燥作用如何要害在此階段。堅持室內的溫度,大量排濕,柿子烘干機,棗的水分首要就是這個階段被排出,直到紅棗達到了烘制要求,烘干機,完畢烘制。這種烘制工藝-了紅棗的營養,紅棗失水表里一致,-了烘制。此階段大約用1 ~ 2 h。冷卻階段出烤房后的棗要放在遮陰處或房屋內,不要被太陽直曬,否則棗表面發黑,影響棗果品質。堆積的棗厚度不要-1 m,要求堅持通風,紅棗存放10 ~ 15 d 后就可裝箱進入市場。
曬干棗與烘干棗的破損率數據對比
烘干棗不受氣候的影響,干制產品的糖、酸丟失也較天然日曬干燥的略小,并避開塵土和蚊蟲,與天然晾曬比較,烘干設備不僅烘干時間短,而且破損率降低了46%,防止霉爛、商品率高。表3 為曬干棗與烘干棗的破損狀況對比。
烘干機電費成本對比
以烘干房溫度65 ℃相同工況下,均勻脫水1 kg為準進行比較計算。實測熱泵消耗電能費用0. 37 元,再考慮太陽能節省的電能,則脫水1 kg 消耗電能費用0. 3 元。
當烘干機內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烘房內的溫度小于設定的方針溫度,而且集熱器內的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大于烘房內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烘房內溫度時,控制器經過繼電器打開輔佐電加熱器和集熱器送風風機,給烘干機加溫,當烘房內溫度大于方針溫度+ 1℃ 時,控制器關閉輔佐電加熱器和集熱器送風風機。
當烘干機內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烘房內的溫度小于設定的方針溫度,可是集熱器內的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小于烘房內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烘房內溫度時,控制器經過繼電器只打開輔佐電加熱器,給烘干房加溫。在溫度監控的同時,控制器對烘房內的相對濕度也進行監控,當烘干房內的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烘房內相對濕度大于方針相對濕度時,控制器開啟排濕風機,當烘房內的相對濕度小于方針相對濕度- 1%時,排濕風閉。
烘干機分級器內孔直徑d 取值150~160mm時,樣品a、樣品b實驗的出籽率均大于50%,故烘干機使用此區間的內孔直徑進行實驗時,有未干燥或未干燥---的玫瑰花籽排出;分級器內孔直徑d 取80~110mm 時,樣品a、樣品b實驗的出籽率均低于20%,此時烘干機干燥后的玫瑰花籽無---常排出;烘干機分級器內孔直徑d 取110~140mm時,樣品b實驗的出籽率逐步增大接近至100%,樣品a實驗的出籽率幾乎為0。
綜上所述分級器內孔直徑d 取110~140mm 時,能夠同時滿足烘干機內玫瑰花籽安全貯藏含水率w0≤8%正常排出,油菜籽含水率w1=20.78%不出籽的設計要求。干燥溫度對單位時刻失水率的影響玫瑰花籽品質受溫度影響較大,應根據不同烘干機類型嚴格控制干燥過程中的醉高料溫。干燥機一般的干燥溫度為75~85℃,不得-90℃,故選取干燥器進風口溫度t=60~90℃進行實驗。實驗時,佛手烘干機,稱取玫瑰花籽樣品a,每組5kg,取氣流速度v=20m/s、分級器內孔直徑d=140mm,測定進風口溫度在60,70,80,木皮烘干機,90 ℃對單位時刻失水率的影響。
烘干機
結果表明:跟著溫度的升高,單位時刻失水率逐步增大。溫度從60℃增大到80℃時,單位時刻失水率增大顯著,溫度從80℃增大到90℃時,單位時刻失水率較高,且單位時間失水率-維持在1%/min左右,可以猜測,溫度持續增大,其單位時刻失水率變化很少,能量消耗將會大幅增加。故玫瑰花籽干燥溫度宜取70~90℃。
烘干機氣流速度對單位時刻失水率的影響
實驗時,稱取玫瑰花籽樣品a,每組5kg,取干燥溫度t=80℃、分級器內孔直徑d=140mm,測定進風口風速在17,19,22,25m/s時對單位時刻失水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