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壓力容器時,儲氣罐,一方面應重視不同結構的選擇比較,另一方面對與制造工藝密切相關的結構,設計者可以只提要求而將具體結構的設計交由制造方選擇處理,增壓儲氣罐,這一點對設計單位中對制造工藝不甚熟悉的設計者尤為重要。
現以焊接結構為例,標準( gbit 150.3)中給出的焊接結構僅是提示性的,制造時可以參照但并非要求-,掛車儲氣罐,實際上許多制造企業多年來已各自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用焊接結構,除非特殊的接頭結構要求,設計者沒-硬性規定坡口的型式、尺寸與角度,僅在圖樣上提出主要要求如應全焊透或局部焊透即可。
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早源自美國機械-協會的asme iii《-元件建造規則》,該協會于1968年發布asme ⅷ-2《壓力容器另一規則》。
此后30年,各國紛紛參照asme ⅷ-2 制定本國的分析設計規范,但總的來說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方法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變化并不大。
近15年來,國際上壓力容器規范發生了-的變化。歐盟于1997年頒布承壓設備指令ped,隨后,2002年5月30日頒布與其配套的en 13445《非燃燒壓力容器》建造規范,提出了很多-和新觀點,這對asme壓力容器規范來說,無疑形成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