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措施如下:
一、在實驗室中,經常進行蒸餾、濾取、電解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作業,用火用電多。對此,學校要制定嚴格的實驗操作規程和實驗室消防安全制度。實驗室的電器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實驗室應具備兩個以上的安全疏散出口;實驗室常用的-或剩余總量不得超過5公斤;實驗室應采取-的防火安全措施。
二、計算機房是防火的重點。計算機房的外墻、間壁、地毯、裝飾墻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建造,空調系統應采用連鎖裝置,通風管道的保溫材料應用難燃燒或非燃燒材料。實驗室要嚴格電氣操作規程,電纜溝要采取防潮和防鼠咬等措施;在擦拭機器時應用洗滌劑,不能用液體。
三、圖書館和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離開時要切斷電源確認無-火種才能離開。在書庫內不得使用碘鎢燈照明;采用白熾燈時,距離可燃物不應少于50厘米;在書庫內不得使用任何電器。圖書館和檔案館應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進行設計、建設,應安裝室內外消防給水設備,安裝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配置足夠的滅火器材。要加強日常防火管理,嚴格控制用火,在對圖書館和檔案館殺蟲時,應在相關人員的指導下,采取的措施進行。
四、學校應加強消防安全-,提高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同時加大對校內-使用電器等行為的-力度,兒童安全教育,減少安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季外出踏青旅游的人明顯增多,在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快樂的同時,多發的交通事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據山東省某縣部門的統計:2008年當地私家車交通事故占事故總量的70%%,而外出探親旅游造成的事故占私家車事故總量的80%%,統計數字觸目-。同時,私家車事故的慘烈程度也相對較高,重大以上交通事故占私家車事故總量的60%%,一家人全部,甚至親朋好友幾家人多人的慘痛教訓更是不勝枚舉。高高興興旅游來,痛不欲生回家去,撕心裂肺的場面讓世人深思。
踏青旅游本是追求-、輕松愉快的美事,可為什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呢?主要原因有:
一是行駛。人們出行,往往因為不根據假日時間科學安-程而造成追趕時間爭分奪秒,車輪滾滾行駛,兒童安全座椅,從而引發事故發生。
二是亂停濫放。不少旅游出行的人不遵守車輛停放規定,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停放車輛,喜歡在路邊賞景,既影響了交通,又容易造成事故發生。
三是交無證人開車。出門旅游-,可有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識這根弦隨之松懈,因僥幸心理作怪,他們讓無的家人練練車,讓沒有駕駛技術的家人替開車,有的造成了事故的發生和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行路常識
行路是中學生基本、常見的交通方式。因此,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安全教育,掌握如下一些常識。
1、路上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群體行進要列隊,橫排不要超過兩人。
2、橫過車行道,須走人行橫道、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在沒有這些標志、設施時,須直行通過,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長隊伍橫過車行道時可視情況分段通過,有條件的可佩帶明顯標志,如小黃帽等;不準橫過劃有中心實線的車行道。
3、行路時要注意各種信號燈的指示,尤其是路口紅綠燈、人行橫道信號燈和車輛轉向燈的變化。
4、當公共汽車站設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設施上時,上下車要避讓車輛,并直行通過非機動車道。
5、不要在車行道、橋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設施等處逗留;不要在路上玩耍、拋物、潑水、散發印刷廣告或進行妨礙交通的活動。
6、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離設施。
二、騎自行車常識
目前我校學生上、放學絕大多數以騎自行車為主,加強騎車的安全教育,掌握騎自行車的安全常識尤為-。
1、不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車;沒有剎車或沒有的自行車不能上路;不要在人行道、機動車道上騎自行車;不要在車行道上學騎自行車。
2、要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混行道上要靠右邊行駛,兒童安全插座,不能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行駛。
3、如過較大陡坡或橫穿四條以上機動車道時應當推車行走;雨、雪、霧等天氣要慢速行駛,路面雪大結冰時要推車慢行。
4、轉彎時要提前減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前方自行車時,不要與其靠的太近,速度不要過猛,不得妨礙被超車輛的正常行駛。
5、不要手中持物騎車,不要雙手離把騎車,不要兩人騎一輛車;騎車不要曲折行駛,不要相互競駛,不要兩輛以上并-駛。
6、兩輛車行駛時,兩人不要相互勾肩搭背,相互擠抹,黃石兒童安全,相互追逐。
7、不要騎一輛車,再牽引一輛車,不要緊隨機動車后面行駛,不要手失機動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