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除了溶解氣體之外的一切雜質稱為固體。而水中的固體又可分為溶解固體和懸浮固體。這二者的總和即稱為水的總固體。
懸浮固體是指那些能過濾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砂、黏土、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總固體的測定是蒸干水分再稱重得到的。因此選定蒸干時的溫度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規定控制在105~110℃。
水中主要的陰離子有cl-、so42-、hco3-、co32-、oh-等,其中hco3-、co32-、oh-在水中常與陽離子k+、na+、ca2+、mg2+等組成硬度和堿度,它們之間的量的變化要影響水的ph值變化,從這一變化可以知道水的屬性是腐蝕型的或是結垢型的。因此,它們是影響水的性質的主要離子。
cl-是水中為常見的陰離子,是引起水質腐蝕性的催化劑,能---動和促進金屬表面電子的交換反應,---是對水系統的不銹鋼材料,應力集中處(如熱應力、震蕩應力等),會引起cl-的富集,加速電化學腐蝕過程。
so42-也是水中較為普遍存在的腐蝕性陰離子,使水的電導率上升,同時又能與陽離子ca2+等生成caso4沉淀而結垢,dpd尿素氮檢測儀,它又不是水中---鹽還原菌的營養源。
水中主要的陽離子有k+、na+、ca2+、mg2+和fe3+、mn2+等,其中na+是水中為常見的陽離子,k+、na+的存在使水的電導率上升,增加了水的不穩定傾向;其中ca2+、mg2+是組成水中硬度的主要離子,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在受熱設備的表面結垢,影響傳熱效果。fe3+、mn2+很易生成fe(oh)3、mn(oh)2的沉淀形成水垢,從而產生垢下腐蝕,又是鐵---生長的促進劑。
天然水中的硬度主要是指ca2+、mg2+等金屬離子,水中的堿度主要是指碳---鹽堿度hco3-。而水中主要存在的離子有ca2+、mg2+、na+、k+和hco3-、so42-、cl-等。水中的硬度與硬度之間的關系分為三種情況。
(1)堿度>;硬度(以mol/l計)hco3->;(ca2+、mg2+水中的硬度(ca2+、mg2+)都變成為碳---鹽,并同時還有na+、k+的碳---鹽,但沒有非碳酸鹽硬度在。此時,堿度減去硬度所得的差值等于na+、k+的碳---鹽。這部分多出的na+、k+的碳---鹽堿度即所謂過剩堿度亦稱為負硬度。
(2)堿度=硬度(以mol/l計)即hco3-=(ca2+、mg2+)此時只有ca2+、mg2+的硬度及其碳---鹽堿度,既無非碳酸鹽硬度,亦無na+、k+的碳---鹽。
(3)堿度<硬度(以mol/l計)即hco3-<(ca2+、mg2+)。此時又有兩種情況,一是ca2+>;hco3-的鈣硬水,此時水中有非碳酸鹽硬度caso4、mgso4的存在,但沒有鎂的碳酸鹽硬度mg(hco3)2。另一種情況是mg2+>;hco3-的鎂硬水,水中有鎂的碳酸鹽硬度mg(hco3)2的存在,但沒有鈣的非碳酸鹽硬度存在,而有鎂的非碳酸鹽硬度mgso4的存在。但上述兩種情況,無論是哪種,水中都有非碳酸鹽的硬度存在,而沒有na+、k+的碳---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