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澆注工藝和負壓度
消失模的澆注工藝是以充滿澆杯封閉直澆口為原則,如果澆注速度忽快忽慢,使充型造成劇烈的紊亂并在型腔內劇烈沸騰,將來不及氣化的泡沫包挾在合金液體內形成氣孔,---不允許暴露直澆道使渣氣侵入,理想的澆注速度是液態合金的充型速度等于或略小于模型的氣化速度。工藝要點如下:
1采用空心直澆道并加設過濾器或采用專人擋渣。
2澆注速度,尤其是在航車的提升停頓瞬間力求均衡、力戒斷流,澆注過程始終充滿澆口杯,澆注進入尾期慢慢收包,使渣、氣及氣化殘留物有充分的時間浮集到冒口里。
3鐵水包內要有富裕的鐵水,不然必然把含渣的鐵水傾瀉進鑄件,搖包不如底漏包,如果資金允許,采用自動澆注機,那將減少人工澆注所形成的缺陷。
4確定合理的真空度。真空度過高加劇液態合金滲透性粘砂,并且造成附壁效應,不利于液相泡沫被涂層吸附生成很多氣孔。適宜的負壓是排氣的,也是---粘砂的措施,澆注過程中建立合理的負壓場,使抽氣量大于發氣量,緊固干砂,機床鑄件幾何尺寸,縮短凝固時間,阻止氣孔擴散、長大,因為澆注停止后,金屬與涂層界面的液相涂沫的分解還在進行,負壓作為消失模鑄造的主要控制因素,這些年有很多的的企業錯誤地認為通過提高負壓可以排出鋼水內的氣體---是含氮鋼種,熔模鑄造,負壓排氣只能排出鋼水至泡沫間隙內的氣體,液相物質與涂層先潤濕再氣化:鋼水內的氫氮在澆注過程中負壓無法提出。
5發泡模。涂料層干燥,型砂干燥。模型隨裝隨取,減少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防止涂層吸潮,在陰雨季節及南方和沿海高濕度地區尤其注意,看得見的水分和看不到的水分對消失模鑄造都有影響,如果干燥不,氣孔、粘砂、變形會同時反映在同一批鑄件上。
6模具粘合過程中,應選用的熱熔膠或冷膠,在粘牢的情況下用量越少越好,有條件的企業建議使用機械粘合,盡量避免使用汽化緩慢的白乳膠。
真空低壓
真空低壓消失模鑄造技術是將負壓消失模鑄造方法和低壓反重力澆注方法復合而發展的一種新鑄造技術。真空低壓消失模鑄造技術的特點是:綜合了低壓鑄造與真空消失模鑄造的技術優勢,在可控的氣壓下完成充型過程,提高了合金的鑄造充型能力;與壓鑄相比,設備投資小、鑄件成本低、鑄件可熱處理;而與砂型鑄造相比,鑄件的、表面粗糙度小、生產率好、性能好;反重力作用下,直澆口成為補縮短通道,澆注溫度的損失小,液態合金在可控的壓力下進行補縮凝固,鑄造,合金鑄件的澆注系統簡單、成品率高、組織致密;真空低壓消失模鑄造的澆注溫度低,適合于多種有色合金。
1. 鑄件表面上不允許有冷隔、裂紋、縮孔和穿透性缺陷及---的殘缺類缺陷如欠鑄、機械損傷等。
2. 鑄件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非加工表明上的澆冒口應清理與鑄件表面齊平。
3. 鑄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鑄字和標志應清晰可辨,位置和字體應符合圖樣要求。
4. 鑄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鑄造r,不大于50μm。
5. 鑄件應澆冒口、飛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澆冒口殘留量要鏟平、磨光,達到表面要求。
6. 鑄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應干凈。
7. 鑄件有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帶應沿傾斜面對稱配置。
8. 鑄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應鏟磨平整,清理干凈。
9. 對錯型、凸臺鑄偏等-以修正,達到圓滑過渡,不銹鋼精密鑄造,一外觀。
10. 鑄件非加工表面的皺褶,小于2mm,間距應大于100mm。
11. 機器產品鑄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噴丸處理或滾筒處理,達到清潔度sa2 1/2級的要求。
12. 鑄件進行水韌處理。
13. 鑄件表面應平整,澆口、毛刺、粘砂等應干凈。
14. 鑄件不允許存在有損于使用的冷隔、裂紋、孔洞等鑄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