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的是怎樣誕生的
歸類:數碼相機 查看數碼相機相關產品

1970年,貝爾實驗室進行了相關實驗。ccd陣列是由噴氣推進實驗室于1972年研制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商業ccd也在同一時期由 fairchild公司推出。當時的ccd增益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比照相底片稍高。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一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圖像被ccd傳感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頻磁帶上。這是上臺數碼相機獲取的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30年過去了,臺數碼相機背后的發明者來到中國,為我們回顧那段歷史,也用他敏銳地洞察力展望數碼影像的未來。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后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臺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制造,數碼存儲介質難于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臺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于決定采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于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臺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賽尚仿佛又回到了實驗室中。
“當原型機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賽尚的判斷相當準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奠定了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現實。1989年,柯達終于推出了臺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本頁網址:http://www.hkjzdrp.cn/html/baike645.html
推薦查看:
數碼相機相關產品信息,
數碼相機相關供應信息,
數碼相機相關招商信息
聲明提示:
本頁信息(文字、圖片等資源)由用戶自行發布,若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迅速對信息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