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物質資料,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移動,是從供應者到使用者的運輸、包裝、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傳遞的過程,這就是說物流活動本身一般并不創造產品價值,只創造附加價值。這樣一講,物流是不是多余的了呢?無疑是否定的。為什么?因為任何產品都不可能生產出來,不經過搬運裝卸、包裝、運輸、保管就立即消費,充其量可以節省物流七大環節中的一個或兩個。所以說,既然物流是一個不可省略或者說不可跨越的過程,而且,隨著這個過程的發生,就會產生費用、時間、距離以及人力、資源、能源、環境等一系列問題。人們只有客觀地認識這些問題,正確地對待、科學地解決好這些問題,才是惟一的正確態度和選擇。籠統地說,物流的實質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國外的制造企業很早就認識到了物流是企業競爭力的法寶,搞好物流可以實現零庫存、---和零流動資金占用,是提高為用戶服務,構筑企業供應鏈,增加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的21世紀,企業只有建立現代物流結構,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面對入世后的激烈競爭,各類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愿望是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動力。因此,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會帶動物流業的飛速發展。美國和日本的市場經濟發達,它們的物流業也很發達,日本70%的貨主將物流業務外包,在歐洲,物流服務市場約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很多倉儲和運輸業務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實現。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開門,晚上只管關門,缺什么全由電腦管理,該送時就有人送,---就沒有倉庫。